close





之前就曾經聽說,日本雖然名為平等,但其實還是存在著一些古老的階級歧視。

日本自古以來就是以天皇為首的階級制度,雖然現在看不到這樣的區別,但其實去市役所都還是可以查出自己祖先的族譜(族譜?這不是每個人家裡恭恭敬敬放在神主牌旁邊的用毛筆寫的老到快酥掉的書嗎?竟然去區公所也查的到),所以只要真的想去查,還是可以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貴族還是平民。

其實坊間也有出這樣的書,讓你由出身地區姓氏來知道自己的祖先是「高不高貴」的人,所以在日本,在那裡出生是很重要的,媽媽大肚子的時候可是不能亂跑的喔。

日本關東跟關西也有很大的不同,像東京就是關東,關東人愛吃關東煮,不是啦,關東人保守拘謹,跟人見面第一句都要先「對不起」,才會開始說話,關東人也有自己的高傲,覺得關東腔才是「標準的日文」,這種驕傲感,像是美國紐約客的感覺,冷漠、驕傲,非常都市化。

例如京都就是關西,關西的人親切,生活步調比較慢,日本人都很喜歡京都這個古都,而在京都念書的朋友也都說,京都的人真的很客氣很體貼,對關西人來說,關東人整天說「對不起」是很矯情莫名其妙的事。而像大阪這個地方,也是一個商業都市,所以融和力很強(商人為了賺錢,是最會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自然也是一個對外人比較和善的國家。

扯遠了,重點是,日本人基本上市瞧不起沖繩的人,覺得他們是原住民,沒水準,所以沖繩的人民跟日本國民一樣納稅盡義務,卻常常被大部分的日本人認為是「外國人」,甚至更狠的是,例如在東京,如果這些非東京的的人工作表現不好,還會叫他:「滾回你的老家去!」

所以日本的階級雖然表面上消失,但其實還是存在。


前幾天看到一個資料,日本人的名字如果有「藤」這個字的話,代表他有貴族血統。

我一看到就馬上告訴老爺:「哇!那我們系上很多人名都有『藤』耶,藤原、藤田、遠藤、加藤,果然在日本獸醫是貴族念的。」

老爺馬上回我:「不不不,你對這個名字沒有好好研究,不是這樣的。」

我:「為什麼?不都是貴族的意思嗎?」

老爺:「『藤原』,是原本的貴族,所以作斷層掃描的『藤原先生』是貴族。」

我:「那『加藤』,是比藤更加一點,不就比貴族更多,是帝王囉,難怪眼科的『加藤先生』每天都帶寶格麗的首飾上班。那『遠藤』『藤田』也都很強啊,都有藤這個字。」

老爺:「錯錯錯。『藤田』幫藤原他家種田的,『遠藤』就是離貴族還差的遠了!!」

我:「......算你狠!你還不是跟著藤田作實驗,要聽他的,還敢說人家是種田的......」



不過壞話果然不要說多,晚上老爺就接到一個藤田給他的簡訊:「明日、お握りのゼミがある、からすみを持って来て。」

意思是說:「明天的會議有飯糰吃,你給我帶烏魚子來。」


而且日文的意思雖然是「請帶烏魚子來」,可是是用比較平常的口吻,所以有點接近要求,沒有「請」這個含意。

我覺得很好笑,因為他們怎麼確定我們一定還有烏魚子?只是因為上次老爺帶過一次請他們吃,他們就愛上了這個在日本很昂貴的食物。

重點是,藤田的手機收不到老爺的回信,所以如果他變不出烏魚子,就自己想辦法生個台灣料理出來吧。

還好我們之前有帶幾片烏魚子來冰在冰箱,一直捨不得吃,最近想說冰箱沒空間,想要煎一煎來吃掉,還好沒煎,要好好留著,看來烏魚子是跟日本人國民外交滿好的一個禮物。

他們會議後吃剩的烏魚子,我還拿著到處分給大家吃,每個吃的人都露出感激的表情(不過日本人就是這樣啦,只要一點小東西,他們就會鬼叫鬼叫的),不過老師有說,這在日本很珍貴,也很貴,所以大家都是聽過沒吃過,就連他自己也都沒買過。

呵呵,我們在台灣可是常常有機會吃咧,尤其阿澍又是屏東人,過年是一定有的啦。看來以後不要帶什麼鳳梨酥當伴手禮了,就煎烏魚子來學校吧,他們好像還不太知道怎麼處理這個東西咧,看到我們煎好的,一直很驚訝的問我:「這是自己做的嘛?」

所以不要說藤田的壞話,就要煎烏魚子還債的啦。



這就是上一次的飯糰會議,相當豐盛吧,裡面有包明太子或是鹹酸梅。



三個人的會議,這樣的飯糰是不是太多?

那個小小的保鮮盒裡就是珍貴的烏魚子啦。



這位就是作飯糰的大六學生,真的很好吃,我有偷吃到老爺偷渡出來的一個。


這是這一次的飯糰會議,本來不打算拍的,後來看到老師最後拿手機出來拍,也趕快拿自己的手機出來拍,所以畫質有點差,

說不定老師也有個秘密部落格,在說學生的壞話,例如這次的飯糰就明顯小很多.....





不過說到階級制度,其實我也慢慢有感覺,平等如台灣也漸漸出現階級制度了,以前高中的時候,老師就告訴我們:「考大學是你翻身的機會啊!」,真的,在當時只要考上好學校好科系,似乎後半輩子的路就順的多。

同學中當醫師的人,現在的生活真的過的比我們好。而大部分同學,多是從事復健師、醫檢師的同學,都是像我這種,中產階級漸漸被擠到M型的下層的人,日本「格差社會」中所謂的下流階層。

有次遇到我的高中同學現在是牙醫,我就說:「很羨慕耶,現在牙醫收入很好。」

她一臉靦腆的回答我:「還好啦,吃的飽啦。」

天啊!吃的飽,我從獸醫同學口中裡聽到的都是:「吃不飽餓不死啦。」,竟然從牙醫同學聽到可以吃的飽的話,羨慕啊。


的確,以前我們只要沾上好一點的科系,工作的路或是收入就會好的多(那我當初發什麼神經念獸醫???我看我真的應該去賣壽衣,殯葬業好像收入好些),只要,我們大學聯考好好考。

但是現在我從我的學生裡看到的是,父母社經地位比較高的,孩子受到的教育水準也會比較高,尤其是家裡如果只有一份薪水就夠的,媽媽就可以好好帶小孩教育小孩,所以有錢的學生會被栽培的更好,不但成績好才藝也多,之後還會去念便宜的國立大學,每年出國遊學,一帆風順。

不僅僅是錢,教育水準較高的父母,也會把小孩教的比較好,從生活中就會給他機會教育,很多東西都是從父母得到的資源而不用出去學的。

以前高中去中研院參加資優生訓練,老師開頭一句就是:「誰的父母有從事相關領域?」裡面正巧有學生爸爸是大學教授,之後就看這個老師完全忽略我們,不停的跟這個學生聊天。

我當時真希望我老爸老媽有誰也是個教授之類的,不但可以教我功課(我從小爸媽就不教我功課的,如果去問他們問題還會被罵,所以我很自立自強的),將來如果我想在學術界工作,多少也在人脈上一點幫助我。但我就是台灣廣大的勞工家庭出身的,所以命運就是這樣啦。(保力達B~~~)

小時候我真的對父母很怨懟,覺得什麼事都一問三不知,尤其是我爸,我小時候跟我爸爸說:「我長大想念麻省理工學院。」(也不知道當時是哪看來的),我爸立刻回我:「你崇尚名牌!」

我想如果我是馬英九的小孩,他可能就會認真的跟我分析常春藤盟校的各校特色,要我好好想想自己的方向,然後偷偷準備存錢要送我出國。唉~就是命運大不同啊。

有次我在信義區的餐廳聽到一個媽媽跟一個大約小五的小孩說:「你看,這個印度餐廳上菜這麼慢,因為這些印度人作是真的慢吞吞,這樣怎麼會有國際競爭力呢?他們現在是金磚四國,可是人民的教育吧啦吧啦,社會制度又吧啦吧啦,經濟結構又吧啦吧啦...............」(吧啦吧啦就是很複雜我寫不出來的內容啦)

天啊,我當時聽到這內容真是嚇到了,這樣的對話是五年級的小孩聽的懂的嘛?但可能這就是他們家餐桌上的父母工作話題啊,從小聽,這小孩將來對社會情勢,經濟發展的感覺根本就跟呼吸一樣自然啊。

反而是家裡經濟不好或是教育水準比較不好的家庭,小孩不但得早早打工賺學費,最後還可能考到學費高額的私立學校,助學貸款之後,畢業後就有還不完的債,然後惡性循環,進入錢奴的生活。

富者恆富,窮者恆窮,似乎現在出生在怎樣的家庭,就代表了某種的階級制度,嫁入豪門?呸!你真的知道豪門在哪嘛?要翻身,連靠自己都不容易了。

我看,我,還是開心的在下階層游來游去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搖擺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