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do04.jpg

以前老爺就很愛說,他覺得日本就是一個「理想化的共產社會」,什麼都要一起作一起拚,對國家的榮譽感很強,只要在這個團體裡好好作好一個螺絲釘,公司或是國家,就會照顧你一輩子。

說穿了就是「共業」。

我以前沒有很深刻的感覺,但是到了懷孕了之後還真的有點這種感覺。

在日本,懷孕不是一件自己的事,是整個町或是整個區的事,首先確認懷孕和預產期之後,就要向各地區役所(類似台灣的區公所)提出妊娠届出書,告知區役所「我懷孕了」。

然後就可以領到「母子手帳」、產檢補助券、還有一堆有的沒有的資料。

之後還有學級教室等等可以參加,看到這些資訊的時候,真是讓我眼花撩亂,不過對我這個沒經驗人又在國外的初產婦來說,有這些活動都是好的,就來體驗一下在國外生小孩這個難得的經歷吧。

在一個月前確認了預產期後,也決定要在日本生產後,我就馬上到區役所提出我的資料了。

 

 

 

dodo01.jpg

接著我就拿到滿滿的一堆資料,都是生產前後要注意的事項,還有各種可以申請的補助或是優惠。

打開來一項一項看吧。

 

 

 

dodo04.jpg

首先,就是母子手帳,這個手帳從懷孕起,包含產檢紀錄、預防注射等等資料,要一直用到小朋友國中畢業為止。(天啊,我到現在還沒有覺得自己會養一個小孩到國中這麼大的實感,真的還沒有當媽的自覺.....)

下面那個小牌子,是讓孕婦吊在包包上,提醒旁人「我是孕婦」,在電車上請大家讓座等等,多多體諒。

我覺得這真的很需要,因為懷孕三個月其實比九個月還危險,可是肚子又看不到,而且日本娃娃裝那麼流行,日本孕婦又瘦到不行,我身邊的日本孕婦,到了懷孕七個月,看來都還沒什麼肚子,這個告示牌真的很重要。

但到底有沒有用呢?本人的使用經驗是「這明明就是裝死牌」,對,就是裝死。

我一上車站到年輕人的面前,他們看了我包包一眼,本來在打電動的或是看著旁邊的人,都會立刻被周公敲昏,馬上進入裝睡模式,屢試不爽。除了去百貨公司買衣服時店員會注意到這個牌子,推薦我要買哪一件平常可穿到生產前的衣服,其他路人乘客通通看不見,沒人讓座過,這種冷漠的情形,我已經很習慣了。

 

 

 

dodo05.jpg

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補助券。

日本的生產費用很高,怕死怕出事的初產婦,選的又是教學醫院,生產費自然便宜不了。除非是不得不進行的剖腹產才是保險給付,如果是自然產是自費,但不論是哪一個,在我的醫院資料上的預估都是要花個50~60萬日幣。

這個時候就有一個名為「一時出產金」的支援,凡是有加入健保的女性,在生產的時候都可以領到一筆出產補助金,因應年年升高的生產費用,今年我申請的時候,東京都的一時出產金是42萬日幣,只要在生產的醫院填好單子,生產的時候,區役所會直接把錢付給醫院,我們只要補差額就好了。

這個生產金額我說出來給日本人聽的時候,別說是沒生產經驗的年輕學生,就連都當阿公的院長教授大人,也覺得:「哇,這生產費用真貴!」

還好有這個出產一時金,不然我真的會付不出這一筆錢來。

但是會有多出的部分也是因為我選擇在大醫院啦,如果是小診所甚至是直接找助產士接生的話,可能42萬還有找,生小孩還賺點小錢。

 

 

再來是產檢,以前在台灣好像還很少聽到朋友在抱怨說產檢費用很高的,但是我幾次產檢下來的經驗是:「媽啊,作個產檢為什麼這麼貴?」

各式各樣的收費名目,多則2~3萬日幣,少的時候幾千塊就打發了,完全搞不清楚有什麼差別。

所以這個時候區役所給的產檢補助券就很重要了,總共會有十四次的補助,每次4500日幣左右,多的部分才自己付,據學長說有這個補助券後,每次檢查少的時候付個一千,多的時候也還是要自己多付個幾千塊日幣。

然後還有補助滿十二週時產婦要作的血檢,包含肝炎性病等等。

另外最重要的是,在孕程中會有兩次精密的超音波檢查,而補助券也會補助其中一次。

我才剛剛作完滿十二週的血檢,補助了8000多日幣,我還是又付了2萬2千多,真是可怕的費用。

如果還想再作遺傳性疾病檢查,還要再自費十萬日幣,真是什麼都是錢錢錢啊。

 

 

 

dodo03.jpg

免不了的,又來一本生產手冊,內容和之前順天堂醫院給的雖然有點重複,但還有許多不同的資訊。

對於我們這種不太想花錢去買一堆參考書籍的人來說,還真是不錯的好物。

 

 

 

dodo02.jpg 

另一本書。

隨便翻到一頁,就是在教生產的產程,孕婦該作什麼事之類的。對我還說這個部分還有點遙遠,只當看戲先看看。

但是最近收到了一個一年期雜誌的廣告,會隨著我懷孕的月數寄來所有這個時期需要的資訊和物品,費用不貴,正在考慮中。

 

 

 

dodo10.jpg

當然給孕婦參考用的資料也很多,例如要怎麼吃才會健康又不胖,還有各種好吃食譜。

不過說真的,我到現在從來沒有照著上面作過任何一道,因為明明都進入孕期的第四個月了,我的害喜還是如影隨形,每天光是要想出想吃什麼,什麼東西吃得下就很不簡單了,還要照這上面的菜單作?我沒這麼多力氣。

而且我現在最吃不下的,就是每天早上老爺都會很認真作出來的愛心便當,到學校一熱過之後,對我來說整個便當會散發著比大便還噁心的怪味,會讓我一直嘔個不停。最後只好花點錢,去學校食堂吃新鮮現作的餐點,有時學校吃膩了,還要拉著老爺去校外吃點特別的東西,伙食費一整個飆高,但是為了現在這個很難搞定的胃口,我也沒辦法。

之前看到日本有專家出書在教孕婦孕期怎麼吃才能養出健康的孩子,她說她在孕期的每一天,都會吃30種類的食材,而且還會控制的很好,孕程總體重只胖8公斤左右,看了我只能說敬佩,日本的媽果然不是正常人,我現在每天都想吐,只能指使老爺作菜,每天能想吃或是吃的下的東西也很有限,30種?我目前還作不到。

 

 

 

dodo07.jpg

再來是學級教室。等到進入安定期的孕婦,就可以去參加各區自己舉辦的學級教室,免費。

課程是爸爸媽媽都可以一起上,包括孕期產後的營養、生產的資訊和影片、小孩出生後的浴沐法等等滿實用的教學,等我時候到了再來參加。

 

 

 

dodo08.jpg

再來是小孩出生後還可以去申請「子ども手当」,其實就有點像是小小的補助金,這個錢可以領到小孩中學三年級,一個月有13000日幣。

數目當然不多,金額可能也沒有台灣政客們開出的支票來的高,但是不無小補。

不過從這個新聞看來,日本國內對於給外國人的小孩也有這種補助,好像也有不少反對聲浪,特別是他們覺得為什麼很多外國人都不知道,但是在日中國人的情報都特別快,然後會一直到區役所要錢,滿多人覺得給外國人錢是浪費日本人的稅金。

不過我是在區役所給我資料裡拿到的,拿這個補助也是合法的,反正拿到了也是用在日本,就....拿吧.....。

 

 

 

dodo09.jpg

再來這個資訊滿好玩的,就是生產前一個月到生產後六個月的媽媽,如果家裡沒有什麼幫手的話,還可以照鐘點請幫手來幫忙,作家事、買菜、照顧小孩等等。

連這種服務都可以從區役所找到,真妙。

支援也不只這些,舉凡產後的母乳教學、產後憂鬱症預防、心理諮商、到府訪視等等,一堆資料我看了都還沒好好記下來。

 

 

 

dodo06.jpg

接下來這個更好玩,這是一個「手形」,就是一個像是VIP卡的東西,這不是公家提供的,而是這個區的店家提供的優惠,一樣從懷孕開始一直到小孩中學三年級,到店裡消費會有些折扣或是禮物。

當然東西也都很小,但感覺真的養小孩是「大家一起的事」,而不只是一個人或是一個家庭的責任。

 

 

還有,根據我拿到的資料,日本的勞基法是保障媽媽有很多休息的權利的,例如在懷孕四個月之前如果因為害喜很嚴重,只要能有醫生證明,公司是不能拒絕孕婦請假的。

另外,在預產期前六週就進入待產假,生產日後開始八週是產假,感覺上比我以前在公家單位的假還多。

但是真正的執行情形,我也不知道,會不會因為這麼嚴格的規定,讓公司更不愛聘用女性職員?或是身負重任的女性員工也不敢真的這樣照規矩請假?我也不知道。

至於我們這邊,念博士班是「完全責任制」,之前不舒服到最高點的時候,我幾乎在家裡躺了兩個星期,研究進度自然也大大落後,沒有任何人說話,但是能不能順利畢業,就看各人的造化了。

 

 

我沒有在台灣生過小孩,不知道在台灣生小孩是怎麼的情形,但是常常看到台灣的新聞都不停的報導,台灣的生育率怎樣破紀錄又排名了不起的低,以前我在台灣的時候雖也曾想過生小孩,但憑心而論,在台灣那個環境下,真的對生養小孩這件事恐懼大於期盼。

為什麼來到日本,明明當的是不事生產的學生,手上能用的錢更少,卻反而想生小孩了?

年紀當然是一條很堅決的警戒線,也許貧窮人家沒想太多反而生得多也是一種可能性,再不然是因為在日本的資訊還是沒有以前在台灣多,所以沒有想太多就生了。但是我覺得最可能的,是日本給我一種「安全的社會」的感覺,舉凡環境、社會建設等等,會讓人覺得生養小孩不是一件太可怕的事,對於育兒的配套也不少。

當然也不是說日本的育兒配套已經很好了,光是我現在小孩生下來後該放到哪去我就還不知道。理論上我們各區都有保育園,有少數是媽媽產休二個月後就可以送去的保育園,收費是依照所得來分配。

聽來不錯是不錯,但是在都市地區,這種保育園每個月都只會空出一到兩個名額,甚至不會有空缺。而申請的時候是依照這個家庭對育兒的需求來排順位決定能不能進入。

例如夫婦兩人都在上班,順位一定在最前面,而有一方可以在家照顧小孩的,就會被排到後面去,像我們這種兩人都是學生的,順位也在很後面,幾乎是不可能排得到公立的。

比較有可能的,是看看能不能進東大的保育園,這裡的順位就是由教職員到博士生、碩士生、大學生等等順序,然後媽媽和學校的相關性也會排在比較前面。

但是排不進去的可能性還是很大,尤其東大的校園有好多個,散布在東京各區,最近我們就有一個學生申請到的保育園是在駒場校區,每天她就要先把小孩帶去這個校區,再坐電車轉轉轉快一個小時才能到我們這個弥生校區。

據前人媽媽的經驗,日本基本上都是支持餵母奶的,只是作法和台灣大大不同,不鼓勵擠奶後用奶瓶餵,而是建議「親餵」(理由我聽過很多,等我真的開始餵了再來討論吧),所以就連小孩送到保育園,也是鼓勵送到離媽媽上班近的地方,因為時間到了,媽媽就可以去當母牛親餵。

據韓國學生說,東大的保育園就不幫媽媽熱冷凍母奶棒,而是要媽媽自己來保育園哺乳。

到時連在學校作實驗,可能都要每幾個小時就跑一趟保育園當母牛餵奶。

 

所以這種種的困難,都是我將來要面對的。

 

目前在日本唯一覺得比較安心的部分,就是從懷孕開始產檢到拿到母子手帳,會覺得日本的資訊很一致也很足夠,醫院和公家單位就有提供很多資料可以研究,光是去提一個妊娠申請就可以拿到幾乎所有的資料,不用東查西查的,整合在一起很方便。

坊間的雜誌除了養胎知識、孕婦用品,也多了一些福利資訊,例如可以請什麼補助之類的。

畢竟初產婦是沒有經驗的,長一輩的方式也不見得適合現在,如果沒有清楚的資訊,到時就會是一堆媽媽互相交流消息,有些正確,有些根本是不知哪來的小道消息或是以訛傳訛,自己嚇自己的東西遠多於真正有用的訊息。

 

 

 

kz009.jpg

拿到母子手帳已經一個月了,對懷孕也越來越有實感了,這一路上還會有許多困難,寶寶,我們要一起加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搖擺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