荳荳像是在說:「各種台灣小吃,通通給我上一份!」
是滴,我們家的功夫熊貓終於首度踏上母國台灣,為的是在新年拿滿滿的紅包向阿公阿罵拜年問好。
因為公公手術,正好娘家的房子賣掉我要回去處理一下雜物,本來今年沒打算回台灣的我們,還是臨時決定飛回家一趟,順便把荳荳這個還沒台灣護照的小妹妹拎回台灣拜見眾親友。
從決定回家到成行,不到兩個星期,首先要面對的問題,就是申請護照。
荳荳這小妹妹在日本因為種種不可告人的政治黑暗力量,所以沒有護照的她,在日本的外國登錄證上,只能填「中國籍(台灣)」這種看了一切盡在不言中的國籍。
為了幫我們家中國籍小妹申請護照,得先生出一張人模人樣的大頭照。
拍過阿呆大頭照的呆丸同胞就知道,那個規定可是一堆,什麼不能露齒笑、頭髮塞耳後之類囉囉嗦嗦細節一籮筐,不過十個月大的小嬰兒耶,拍個照能好好坐著不動簡直是天方夜譚。
大冬天裡,爸媽兩個人為了拍出一張像樣的大頭照,拍到大粒汗小粒汗,拍出來的照不是歪嘴閉眼,不然就是張口大笑還加翻舌頭的,想拍出一張能用的照,真是折煞人了。
最後勉強找了一張臉是正的照片,把上面流出來的口水修一修,趕在最後一刻跑完煩雜的程序,申請出一本臨時護照。
衡量了票價,從羽田出發飛松山,只比從成田出發貴個日幣一千,對我們來說方便許多,不論是從家裡到羽田的,還有從松山到台北家裡的移動,都很省時,於是,我們體驗了我們人生中第一次羽田飛松山的返鄉方式。
常有人問我,荳荳的飛機票要不要錢啊?
兩歲以下的寶寶基本上只要票面價的一成,加上保險稅金之類的既可,聽起來是很便宜,但這次實際上在買的時候,發現我們成人的票是日幣三萬多,可是荳荳的票竟然也要二萬多,這樣看來沒差很多啊?
仔細問了一下旅行社,原來我們成人買的都是旅行社的優惠票,所以很便宜,而荳荳則是直接向航空公司以票面價購買,而票面價其實是很可怕的近二十萬,所以一成價的確是近兩萬。
果然三個人要一起回家真是好大一筆花費啊。
為了買到最省錢的機票,所以我們的出發時間非常的不優,是早上七點多的飛機,也就是說在早上四點就要從家裡出發。
前一天實驗還作到好晚,老爺還要和助教討論二月中參加學會報告時所需的講稿,急急忙忙把KUMA送到幫我們代為照顧的同學家,整理完行李,也就差不多該出發了。
本來擔心這麼早到機場,免稅店不知道有沒有開,幸好最重要的土產店是開著的。
這裡不只東京土產,幾乎日本幾個有名的土產都買的到,有我好愛的薯條三兄第,還有Royce巧克力。
在候機室的荳荳,媽媽血拼中,爸爸趕緊用麵包塞住她嘴。
帶小孩的父母有個特權,就是可以優先登機,這對我們來說真是太好,因為帶了小孩真是免不了大包小包,先上機可以省得不要擋到人家的通道,還可以先找到地方放行李。
一上機空姐就拿來了我們預定的副食品。
一直耳聞帶寶寶坐飛機,常常會因為耳壓的變化搞得小孩子很不舒服,因而整路大哭。
如果荳荳也這樣,我們怎麼辦?別說吵死別人了,光是我們當父母的,都會被吵到很想直接開緊急逃生門把她扔下去吧。
看了看寶寶耳塞,不但很貴,而且是三歲以上才適用;之前突尼西亞同學帶小孩回家得飛上兩天,是請醫師開安眠藥給小朋友。
因為荳荳還小,我們不是那麼想用藥,而且上次看到有人在討論,有人讓自己小孩吃了藥才上機,結果連吃了三次都還是哭一整路,下了機才睡死。
我自己也很討厭飛機上小孩亂哭亂吵,雖能同理心,但還是讓人很煩躁。
現在自己遇到帶嬰兒出國的考驗,只希望能順利成行,別一路讓人白眼。
最後我們採用的方式,是一上機在等起飛時,就直接餵她喝奶,吸吮的動作可以調整耳壓,正當一切進行的很順利時,飛機也開始加速準備拉高時,荳荳大小姐竟然「喝飽了」!
嘴巴把奶鬆掉後,張著眼在那兒轉來轉去,嚇得爸爸趕緊把她抱過去貼在胸前,用耳捂住她的耳朵。
幸好,起飛時連我自己都覺得耳壓不太平衡,荳荳卻好像沒事人一樣,不知是我們的方法有效,還是她是個天生的旅行咖,飛來飛去都不怕?
華航的飛機餐總是不錯的。
正當我們開心搭機時,機長廣播讓我們嚇了一跳,原來這一天的機長,是我大學直屬學長,好幾年不見,我又是睽違兩年才再回台灣一趟,竟然能搭到學長駕駛的飛機,真是太令人驚喜意外了。
本來覺得冒然和人家打招呼怕給人家添麻煩,又怕多年不見他早忘了我這樣很失禮,但又覺得沒和好久不見的學長問聲好太可惜,想了想,還是很害羞的問看看空姐能不能幫我遞個名片給機長,上面寫著和學長打聲招呼以及新年快樂的字樣,還好空姐沒當我是來亂的,真的幫了我這個忙。
老爺恥笑我,一般會遞小紙條進機長室,會被人想到是劫機吧....哈哈哈.....
正在我們覺得很害羞又可恥的時候,學長跑出來和我們打招呼,還聊了一下,幸好他還記得這個小學妹,能有這樣的奇遇,真是這趟旅程的好兆頭。
對了,我對學長印象最深的事,除了他是個運動咖外,就是當年第一次家聚,他對我說:「學妹,如果怕臭怕髒怕累沒興趣,快轉系吧。」-->這句真的太經典,現在我也想對所有想念獸醫系的年輕子弟們說,只可惜大部份的人在大一這個年紀,完全不能體會出這句話的深義。
對了,如果先和航空公司提醒,帶寶寶的人可以被安排到最前面的位子,為的是可以放下這個吊床,荳荳的身高體重正好在可以使用的上限,所以這次還是享用到了。
有這個床真是太方便了,就不用一手吃飯一手抱小孩(同時小鬼的手還會亂揮),還可以把她放在搖籃上餵食,太方便了。
荳荳一路上都好嗨森,科科科的一直笑出聲來,希望別的乘客也覺得是好事,不要覺得是噪音。
空姐們也會一直過來逗她一下,荳荳這一路過得可開心的呢。
終於,荳荳睡著了,前一晚幾乎沒睡的我們,也想補個眠,但荳荳睡一下就爬起來,整個人想翻出床來,嚇死我們,最後雖然有床,還是只能把她抱在身上大家睡成一團。(記得不要把小孩鬆手掉了就是...)
一出了機場,台灣的聲音、台灣的空氣,久違了,兩年不見的台灣是否還一樣?
本來就想幫荳荳拍一張踏上母國的象徵照,沒想到看到滿滿的食物照片,荳荳馬上顯現出了「就讓我來征服你們吧」的雄心壯志。
出門時東京是四度,穿著羽毛衣戴著耳罩,還是凍到不行。一到達台北是近三十度,滿身穿成這樣,熱到快融化...。
就在我熱到快攤到地上的時候,有個美麗的小姐靠過來笑咪咪的對我說:「妳..妳..妳是搖擺狗嗎?」
「呃...是..」(被認出來?好害羞,這世界也太小了吧?)
當我把這事告訴老爺時,他哈哈大笑說:「怎樣?被認出來很驚嚇哦,妳看妳要不要帶墨鏡出門吧?」
「可是...人家說是因為看到老爺那張臉才確定是我的耶,所以該戴墨鏡的是你吧?」
一到台灣美食不能少,中午才到家,就被鄰居拉去家裡附近吃了小吃,還被請了客,整個很不好意思。
小吃好吃是好吃,不過不知是不是真的離開台灣太久,一時之間我們都忘了台灣的小吃有這麼油。
晚上去獸醫同學好友家聚聚。
因為這次回台灣有很多事要作,我知道很多人都說如果回台灣要和他們見個面,但真的沒法排下這麼多行程,只悄悄的聯絡了一位好友,想去他的醫院看看約吃飯。
我們兩夫妻生性閉俗,念了那麼多年書朋友就不脫那麼幾個,本來只約了一位同學,沒想到當天臨時打了電話邀了一下,大家真的太賣我們從日本回來的面子,幾個好友通通到齊。
羊肉爐、熱炒、台啤,多麼美好的一夜!
出國幾年,大家不知不覺都成了有子一族,幼兒組聚在一起,簡直比幼稚園還熱鬧。
這照片還有幾個小朋友沒到齊,一群小朋友到齊後,真是讓我們都快沒招架之力。
荳荳,妳搶了廖阿桂的球?
平平大家都是同學,人生路途可是大大不同。
扣除那個只能穿uniqlo內衣當外衣的窮酸學生以外,大家都非常的有成就。
不但有「早已五子登科人生沒有奮鬥目標的生技富商」、「擁有私人秘密花園收入多少不能講的醫院院長」、「登高一呼喊水會結凍的政府高級官員」、還有「好好念不然我死當你的大學教授」,大家分散在業界的各個不同領域,但都是個有頭有臉的人物!
什麼?為什麼臉要馬起來?
當然啊,我怕這張照片被不肖人士利用,說成是產官學界不正當利益輸送的證據啊。
這就是不正當利益輸送同學愛護我們的的另一個證據。
去吃飯有吃還有拿,帶了一堆牛軋糖回家。(感謝鳥杯杯聽見我內心的渴望)
隔天起來個大早,先去作保險要用的體檢,再來去米米麻家整修一下我的牙齒。
第一次去米米麻的診所,一進去只覺得「好大好漂亮啊」!
本來以為我只是去洗個牙就好,順便檢查一下滿嘴的補牙有沒有什麼問題,沒想到滿嘴都問題,米米麻整個幫我的牙齒大修,鑽鑽補補之後,拿起鏡子一照,天啊,我的牙齒好美啊。(是有沒有這麼自戀?)害我回到家裡還三不五時就對著鏡子照照自己亮亮白白的牙。
米米麻診所的佈置真的很有味道令人很舒服,我在裡面被鑽鑽補補(想找醫生抬摃還沒辦法),老爺和荳荳在外面可也沒閒著,這個無聊的阿爸,竟然把人家診所當成攝影棚,開始拍起阿荳寫真集。
怎麼樣,行程這麼滿還有時間帶小孩去拍攝影集,是哪個攝影棚這麼美?
老爺問我:「那個米麻診所的候診區也太大了吧?是要在候診區跳舞嗎?」
我想了想:「啊,我知道了,她們家可以帶狗狗去耶,所以候診區不僅可以容下五隻黃金追趕跑跳碰,還是團團診所,光是放團購商品就得清出十坪大來吧(外加多聘一個櫃台吧)?」
本來我們兩個人畢業後並沒有很想開業的,看完了團團診所後,竟然也有點想來開間醫院,不但可以放荳荳在裡面奔跑,還可以有團購區!(這到底是哪門子的感召啊?)
因為太喜歡那個沙發拍起來的感覺,老爺竟然不要命的把人家的名片拿來亂改,希望米米麻的名片設計不要來追殺我們。(人不是我殺的,要追去追那個手賤的老爺...)
對了,有沒有人像我這麼不要臉?去看牙醫還收牙醫禮物耶!
米麻說要安撫我沒跟到團購的失落,竟然特別留了幾樣團購名品給我,那個襪姨家的肉乾爆好吃,還有護手霜也好好用!
途中發生一件有趣的事,我因為在體檢那邊被卡住了一點時間,要去米麻診所的時候眼見快遲到了,急急忙忙打電話給診所櫃台說:「你好,我姓林,我預約了十一點,但可能會遲到十分鐘,不知道有沒有關係?」
小姐翻了翻本子:「哦,沒關係,妳是約十一點的『搖』小姐嗎?」
「呃...是...我是搖小姐.....」
晚上好友家茜請我們一家去吃飯。
這個用美食餐廳記台北市道路的傢伙,說了一堆好好吃的餐廳,一直問我要去哪一家,我也不知道,最後隨便找了在永康街的餐館就進去了。
回台灣之前,泰國學生Noi桑特別交代我,回家之後記得幫她多吃一點鼎泰豐的小籠包,她在新加坡吃過一次,念念不忘,覺得真是人間美味,所以交代我要幫她多吃些。
朋友聽說我想吃小籠包,又想吃一些小點,最後選定了點水樓這間餐廳。
價位不便宜啊,幸好東西挺好吃的,雖然私以為我們自己作的蝦鬆比他好吃,小籠包也比鼎泰豐略遜.....。
在外面跑了兩天,其實最重要的事都還沒作到,就是要打包家裡。
整理到一半,媽媽說要帶我去吃附近越南媳婦開的越南小吃,味道還不錯,但又私以為我們自己作的越南牛肉河粉比她作的好吃....(我覺得我回台灣改開小吃店好了,不要開醫院哩?)
不過我們和那個越南老闆娘相談甚歡,聽到她的中文能說那麼溜,真的覺得好慚愧,到日本住了四年了,日文還是普普....。
不知道為什麼,老爺還專程起去拍了家裡附近市場的照片。
在日本超市逛久了,真的有點忘了台灣傳統市場的感覺了。
等等?我有沒有看錯,這個花椰菜一顆30兩顆50?
最近日本不知道是不是有寒害,菜價變好貴!這種花椰菜只有台灣的四分之一大,日幣要158(台灣約65),其他菜更別說了,一顆高麗菜298(台幣120),一把波菜198(台幣60),一把小松菜398(台幣160),可是去骨雞腿2公斤只要550(台幣220),真是何不食肉糜的冬天啊!
正當我們吃飽喝足回到家裡的時候,宅急便先生來按鈴:「小荳荳包裹!」
是誰會寄東西給荳荳啊?
而且宅先生一路送上來,還一直大聲的喊「小荳荳包裹...」....我看全棟樓都知道我們家荳荳回台灣了....。
原來是拉麻親手作的牛軋糖!
這個精美的包裝,一點都不像是自家製的吧?
而且...以我嚐牛軋糖無數的經驗,我要說,這是我有史以來吃過最好吃的牛軋糖,還有好好吃的玫瑰口味。
冒著被告的危險,我都要說,這個糖真的比X提爾、X黑松x倆口、X山、X村的都好吃上一百倍,又香又不甜膩!
我自己也買了半個皮箱好幾千塊的牛軋糖要帶回日本送日本人,但那些是送人的,拉麻這個我要自己吃,一個都不分給別人,到現在我們家都還限額,一天一人只能吃一顆,深怕吃完了就沒了。
拉麻妳真的不打算拿出來賣嗎?
整理房子時找出了老爺的吉他,荳荳妳覺得如何?(妳要老實說)
默默希望荳荳也能是個音樂咖的老木,想到荳荳這一輩子還沒看過古箏呢,快抱她去玩一下。
有沒有,這樣也有十指琴魔的感覺吧?
晚餐吃了家裡附近賣的烤鴨三吃,還有家茜送的超好吃泡菜。
記憶中這家烤鴨三吃很好吃的,不知道是不是之前吃過龍都後嘴被養刁了,這次吃覺得還好耶?
荳荳第一次回媽媽從出生長到大的娘家,也是最後一次了。
拍個照留念。(咦?)
好啦,正常版的來一張,這是我們最後一次在這間屋子拍的全家福哦。
雖然是間老公寓,但還是我從出生住到出國的房子呢。
看到這麼自然的景色,就知道我們回到屏東了。
台北的家還沒整理完,已經是除夕夜當天了,早已訂好高鐵票準備回老爺家過年。
回到家裡,阿罵老早就把傳了不知第幾手的螃蟹車拿出來要給荳荳玩。
荳荳會站但還不會走,坐上螃蟹車還搞不太清楚要怎麼玩。
阿罵開心的秀出這條線,說等過沒多久,荳荳玩熟了就會全家到處飛,有這條線就可以開始遛荳荳啦。
第一次拜祖先的荳荳,除夕這一天的祭祖,住在周圍的親戚們都會過來。
標題之所以為「功夫熊貓遊台灣」,是因為荳荳就是我們家的功夫熊貓啊!
有看過這一片的人就會知道,功夫熊貓看來遜咖,但為了吃可以學會好多高難度動作,荳荳也是一樣,只要有食物,什麼都教得會,比教KUMA還有成就感。
家裡的人發現這一點後,大家都好愛餵她吃飯,吃的又快又順手,餵什麼都吃,來者不拒。
吃著的是台北阿罵辛苦準備的副食品。
因為媽媽是有執照的保姆,為了讓她有用武之地,回台灣之前老爺特別打電話請媽媽幫荳荳煮副食品,本來只是想考考看有照的保姆能不能招架得住,後來阿罵雖然嚇得手忙腳亂,但還是煮了出來。
不過看到媽媽辛苦的在那把菜切細時,我忍住不敢說,其實我們在日本都用攪拌器,三秒鐘就把菜切細了,沒那麼費力,哈哈哈....
在台北只有台北阿罵一個人,所以沒感覺,回到屏東人一多,才發現荳荳還是會認人的,她對當了媽媽的人,特別是像婆婆這種經驗老道的,特別喜愛,至於還沒結婚的四姑姑...哈哈哈...每次抱沒多久荳荳就想逃。
荳荳愛阿罵,邊吃飯還不忘記給阿罵滿足的一笑。
就是這個!
這個就是著名的「巧克力事件」!
話說四姑姑想討好荳荳,所以特別拿巧克力給荳荳吃,對食物來者不拒的荳荳,又怎麼會放過這人間美味巧克力呢?
正當她舔著舔著樂無窮時,姑姑突然想到「這麼小的小孩吃巧克力不好吧?」,於是就抽手拿走巧克力,這個動作,讓荳荳從此記恨,不愛給四姑姑抱。
努力了幾天後,似乎兩人感情有好一點了,四姑姑又作了一件事,就是手賤拿了顆櫻桃給荳荳看她會不會吸,結果荳荳一口就把櫻桃整顆吸進嘴裡,姑姑嚇得趕緊從她嘴裡把櫻桃挖出.....我救不了妳了,把食物從功夫熊貓的嘴裡給挖出來,這後果請自行負責嘿。
除夕年夜飯,照例是火鍋!
還有婆婆聽到我內心的呼喊,特別準備的滷味。
大年初一換紅衣,一整年好運氣!
這紅包是爸爸媽媽要包給其他小孩的,先借她玩玩。
初一的慣例,去寺廟裡祭拜老爺的阿公阿婆。
今年師父們在寺前賣起了臭豆腐,我們也來捧捧場。
是低,功夫熊貓的嘴還是沒有停過,她正在吃飯。
三合院的房子實在有夠大,百坪豪宅算什麼,看到我們這個三合院都要靠邊閃吧?
這麼大的房子唯一的缺點就是沒有一個合適的地方可以放荳荳下來爬,地上都很髒,還是用學步車比較好。
荳荳看來也越玩越順手了。
回到台灣每一餐都好豐盛,在日本貴到翻天的青菜、香甜的白斬雞,通通一網打盡。
飯後,帶荳荳出去騎車。
這是前幾年家裡買的車子,也是日本來的,前座有特別設計給小孩的座椅,當初看到時覺得好特別,但在日本生活幾年後的我們來說,滿街日本媽媽都是騎著這樣的車子載小孩,前一個後一個的不在少數,所以現在已經見怪不怪。
但荳荳可沒坐過這車,二姊的小孩據說就不愛坐這車,試試看荳荳愛不愛。
出發了!
(哇!我的藍白拖真的好經典!)
荳荳不愧是個腳踏車咖,天天爸爸媽媽揹著騎車上下學慣了,對這個前座吹風的位子適應的可好,一臉樂翻的表情,還會科科科笑出聲來。
其實荳荳越來越重,我們揹著她騎車真的越來越累了,一直在猶豫是不是得買一輛新腳踏車,有這種兒童前座椅的,但這種腳踏車一般大約要日幣三萬起跳(台幣一萬多),用了一年我們就要回台灣,二手賣掉又很虧,也不知道好不好帶回台灣。於是一直在考慮中。
但看在荳荳這麼喜歡的份上,糟糕,媽媽想買一台了.....
串燒荳!
功夫熊貓,妳的嘴真的沒有停過....。
換爸爸載出去玩,一樣玩得好開心,該不會...連爸爸也想買台新腳踏車了吧?
呵呵,這又是四姑姑討好荳荳的技倆之一,給她吃芭樂。
沒有牙齒的小鬼真能吃芭樂嗎?我很懷疑。
事實證明,她用牙齦一樣可以把芭樂一層一層刮下來,一樣可以吃得乾乾淨淨。
這幾天,功夫熊貓教會了我們大家一件事:「牙齒乃身外之物」!(而且生不帶來,死了也帶沒幾個走啊....)
老爺有四個姊姊,這幾年大家都生了小孩,家中從小貝比到小學生都有,為了配合不同學齡層的需要,家裡竟然有這麼多車子!
初二最熱鬧,因為所有的姊姊們都會回家,帶上所有的小孩,家裡滿是小孩的喧鬧聲。(相信對阿公阿罵來說是幸福的聲音吧?)
這麼多人要塞進餐桌不容易,乾脆擺成buffet,自助式吃到飽,這樣不錯吧!
幾個年紀相近的小男生,熱衷的全是iPad上的遊戲。
我們家這個唯一的女生還太小,不能參與哥哥們的遊戲,只能在房間玩玩咬鞋子、撕衛生紙的遊戲。
我們結婚時特別整理的新房是老爺從小的房間。(雖然據說本來是公婆的房間,但一直和爸媽睡的老爺死不肯搬到別的房間,最後是公公婆婆讓出來給他....這什麼霸道的小孩啊?)
房間因為鋪了柚木地板,而原本架高的木板也是檜木,整個屋子好有味道,再加上老爺阿婆當年的嫁妝衣櫃,我的老天,這房間真是太夢幻了。
就是這個阿婆的衣櫃,超酷吧!想到當年我們集集老家的日本房子拆掉後,裡面的古董櫃子都沒保留,就覺得很可惜。
這種東西丟了太可惜了啊。
我們愛這種老東西,沒想到荳荳也很愛,但是因為這個櫃子有太多把手可以玩了。
對,就是這個把手,荳荳不停的搖晃著每一個把手,玩得好快樂。
房間的門是這個鎖,超美的。
房間的窗簾還是婆婆自己車的。
說到窗簾,婆婆還驕傲的說,這個電子琴的遮布也是自己車的哦。
其實連車縫機上的布也是自己車的。
看到這傳統的車縫紝機,想到當初我們國中學的也是這一種耶,不知道我還記不記得怎麼用。(記得也不不知道要車些什麼啊?)
中間穿插一張荳荳出浴圖。
是低,公婆家是沒有蓮蓬頭的,水桶正好讓荳荳泡澡。
哦呴呴,荳荳拿到一堆紅包哦!
「荳荳來,紅包交給媽媽,媽媽會幫妳存起來哦。」
呵呵呵,被阿木荼毒愛護了這麼多年,我終於等到這一天,可以大方的對荳荳說這句爸爸媽媽們千古流傳的名言了。
哦,老爺拍起家裡的樹了。
日本人看到都不認識的釋迦,家裡就有種,拍下來報告時放給他們聞香吧。
好矮的木瓜樹,一樣結了好多木瓜哦。
老爺一家人散布在世界各地,屏東是起點,一家的小孩有在台北的、上海的、美國的、日本的,光是要湊在一起拍個全家福就要花上不少機票錢,有時是這一家不能回去過年,有時是那一家,就連我們自己也兩年沒回台灣了。
上一次這樣的全家福,好像是六年前我結婚的時候吧,轉眼間六年過去了,還沒有一年拍成功過。
這照片看來還不錯吧?但照片是可以騙人的。
光是一堆小孩就很難好好坐好拍照,爸爸又很少有笑臉,拍了一堆沒一張覺得是完全的。
但沒關係,修片萬能!
這是三張照片修出來的。
不僅讓爸爸眼睛張開也笑了出來,小孩子也轉過來,連多餘的電線都修掉了。(阿拔你忘記把荳荳掉的那一隻鞋子也補上...)
全家福完成!(呼~)
家中小孩來一張,還少一個,為什麼?
因為他說他不要拍!!!!(小孩越大越難搞,連叫他拍個照都不要...)
快樂的假期總是過得很快的,新年初三我們就準備要回台北,繼續收拾台北家還沒收完的雜物。
一回到台北,來接風的是好友家茜,我們一上車,她又直接載著我們殺去有食物的地方,這是傳說中的南機場夜市。
其實出發前我才在家裡吃的飽飽的,所以一上家茜的車時,我一直說:「我不餓啦,不要帶我去吃東西了啦」
家茜不死心的一直說:「那吃個點心還有胃吧?喝果汁也行啊,不管啦,我好不容易想了一堆東西要帶妳去吃,妳要吃啦」
「唉喲,我真的不想吃太飽啦...」
結果推了半天,老爺默默的說了一句:「都沒有人問我想不想吃嗎?我還可以啊....。」
就這樣,我們又吃了鐵板燒。(哦天啊,台灣真是美食天堂)
又順路買了好便宜的新鮮果汁回家喝。
隔天,我們要搭傍晚的班機回日本。
在回日本之前,有件事不作覺得真的很可惜,就是要去鼎泰豐朝聖一下。(這樣才有像日本來的觀光客!)
小籠包娃娃真是太可愛啦。
阿罵來拍一張吧。
吃鼎泰豐,排隊是正常的,排隊算什麼,我們排過迪士尼的就沒在怕的啦。
店外有這個暖爐,真是貼心到讓人心也暖的好物啊。
典型的台北冬季氣候,濕濕冷冷。
習慣了冬天乾燥又不怎麼下雪的東京氣候後,不知道明年回台灣時我還能適應台北的天氣嗎?
哦耶,終於輪到我們了。
給荳荳的可愛兒童餐具。
真的好可愛,這個能買嗎?
不過荳荳從頭睡到尾啊,根本不在乎我們吃到了什麼,哈哈哈。
功夫熊貓,妳還太小,小籠包要一口吃才夠味,還是我們吃就好,妳睡妳的啊。
真不愧是鼎泰豐,每一道都好好吃,連小菜都好吃。
我最愛的還是原味小籠包、蝦仁蛋炒飯、酸辣湯、芝麻大包。
那個小籠包怎麼能這麼好吃?吃到我整個人都快酥了。
鼎泰豐果然接待日本客多了,很多服務都很細心,像是這樣放包包的架子,上面還蓋了布,這種細緻感在日本常常看見。
不知道我們是不是在日本被日本的服務業養壞了,這一趟回台灣,常會覺得很多服務很粗糙,不至於到不親切,但就是讓人覺得有點粗魯。
例如我鼎泰豐就看見有上司在責備下面的人上菜方式,這種教育的事情,不是應該私底下說比較好?然後我就看到被罵的人滿臉的尷尬繼續服務客人。
還有,在別家店買東西外帶,已經結帳正在等著拿東西時,等了很久很久之後,一個店員過來問我在等位子嗎?我說不是,我拿出結帳的單子給她看,結果她一句話都沒說就直接把我手上的單子抽走,我錯愕了一下,才意會過來她應該是要去幫我拿東西過來。
也許這些小小的事情在台灣的服務業都很平常,但我們可能真的被養壞了,總覺得怪怪的...糟,看來我回到台灣還要一陣子才能回到正常的台客生活啊。
不僅服務的要求,我連物價都被搞亂了,在鼎泰豐這一餐我們三個人的費用約是一千元左右。
我~竟~然~覺~得~很~~~便~~~宜~~~?
這樣精緻的一餐,才花日幣三千多?三個人耶,救命啊,真是便宜!(看,我連物價都要先換成日幣才知道便不便宜了...)
之後我們去附近的高記,因為聽家茜說他們家的上海生煎包很好吃。
就是這個生煎包。
是還滿不錯吃的,但可能因為我在上海吃過很多家的生煎包,覺得不太一樣耶?
我期待的是皮很脆、咬下去會噴汁的那種,可是我覺得這一家吃起來比較像早餐店那種小籠包?
就是皮厚厚有Q度,裡面包著肉餡的那一種。
反而這個我在屏東吃到的小籠包還比較好吃?
這是在巷口買到的,一位大陸新娘出來擺的攤子,味道意外的好吃呢。
轉眼間,台北、屏東都去了,該忙的事也忙完了,又到了要回到日本的時候。
第一次從松山機場起飛到日本,之前倒是常常從這坐飛機回屏東,但後來有了高鐵也就沒再搭過,現在好像也停飛了?
新的候機空間還挺不錯的。
好可愛的椅子。
免稅商品店沒什麼高級名牌可逛,但特色土產倒是不少,平時照顧我們的人太多,不知不覺就買了一堆點心回來(好吧,我招認,也有部分是買給自己的)。
一上飛機,荳荳的嬰兒食品就先上來,這一次我們趕忙先餵她,把野獸撂倒我們才能有安靜的旅途。
不過不知道荳荳是不是吃慣了我們平時準備的副食品,味道種類都比較豐富,餵了好幾次這種市販的嬰兒食品,她都不怎麼愛耶,沒想到功夫熊貓還是有不吃的時候,每次都餵不完。
像這三罐她只吃了一罐多就不想再吃了,這根本不是平時的食量啊,而且吃的時候就一臉不是很愛的感覺。
這時不知該難過我們家小鬼也有難搞的時候,還是要欣慰荳荳愛爸爸媽媽煮的新鮮飯菜?
餵完小孩,換大人吃飯了。
不過...怎麼有個小孩的手伸了下來?
荳荳妳怎麼一直盯著啤酒看?
果然還是我們吃的看來比較美味?裝在罐頭的就不喜歡?
還想拿杯子起來喝,真是人小鬼大.....。(不過杯子反了)
空姐很好心的特別加熱一個商務艙的麵包要給荳荳吃。
老爸老媽沒這個財力享受到商務艙,偷偷撥了一小口來吃,吃來就是和經濟艙的廉價餐包完全不同,是像手工麵包那樣,還有濃濃的麥香和核桃香。
這種好物,荳荳一拿到手竟然是...用力把他撕碎....
嚇得爸爸媽媽快快在一旁接住。(才有機會吃到...)
回到日本家裡附近的車站時,已經是半夜時分了。
回國時是為了帶一堆荳荳已經穿不下的衣服回台灣,所以行李箱很多很大,回日本時則是為了帶給送人的禮物,竟然還是這麼多箱回來。
尤其是中間那一條長長藍藍的袋子,還是我在機場免稅買到直接送一個附輪子的提袋給我,裡面不過就是蛋黃酥糖果什麼的,也能這麼大包。
更別說左右那兩個大行李箱,裡面全是牛軋糖還有鵝油香蔥什麼的。至於我們三人的衣物用品,就只有上面那兩個手提袋裝著而已。
整理行李的時候才發現,我們的行李是被掛頭等艙(雖然飛日本好像根本沒有頭等艙),我猜是因為我們帶小孩,把我們的艙等掛比較好,行李會比較早出來,因為我們真的一過完海關到行李轉盤時,第一個出來的就是我們家的行李,很快速的就可以把大包小包加小孩扛離現場。
功夫熊貓這一趟真是動嘴動不停,每天只吃一餐,從早吃到晚啊!
隔天一早就正常去學校,回台灣很累,一早到學校還沒法立刻集中精神,就馬上專心作起實驗了,台灣的一切好像是一場夢。
晚上帶了一大包台灣土產去贖KUMA回家,這是可愛的芳我同學送給KUMA的禮物,是訓練狗狗用的小點心,上面還寫著:「Turn your dog into a super star!」(把你的狗變成超級巨星)
好好笑...不過KUMA對這個零食的反應還好,不到太熱情的地步,好像要變super star還有點難度?呵呵。
不過最厲害的是芳我畫的這個KUMA,太像了!!!
日本同學明明就是一個人住,但家裡養了很多動物,我都笑說她是動物園園長,沒數錯的話,她養了兩隻倉鼠一缸的魚(興趣和專長就是去廟會撈金魚,據說紀錄是50多隻),有時還有她家裡的狗狗會來,還有男友借放的兔仔子一枚。
KUMA這個社會化不是很好的狗狗,我本來很擔心她去這樣的動物園住,不知道會不會直接吃了人家,嚇得我一直交代要怎麼分開他們,結果KUMA似乎只有一開始對他們很感興趣,後來就很自在的和他們相處了。
而且還會趁人家在餵倉鼠吃維他命的時候,也過去一旁坐著裝可愛討吃,我們家的小動物果然都是用胃在思考的...。
這幾年離鄉在外,很多人羨慕我的生活,有同學說我們很成功,有朋友說你們能住日本真好,一定到處都玩遍了。
旅居不是出國旅遊,看到的東西會更多,視野會更大,也可以學習成長很多,但代價就是身為外國人的辛苦,以及和家人分離的思念。
在台灣當所謂的本國人在地人習慣了,怎麼會知道當外國人的辛苦?
接下來一年我們要拼拼拼全力衝畢業(不希望延畢,但能不能盡如人意我也不知道),再下一步就是之後往哪兒去找工作。
好多人對我們說:「啊,日本比較好啦,你們那麼優秀,就留在日本工作好了」
我不優秀,找工作也沒那麼簡單,也許找個短期的工作還可,但長期能作一輩子的工作...以我們的日文程度來說,還是有困難。
還有人會問我說:「你們為什麼不在日本開業就好了?既然日本的獸醫比台灣發展的好。」
我就講一句最簡單的好了,如果有個東南亞來的醫師,就在你家隔壁開了一間獸醫院,中文說的不是太好,你會想去嗎?
每次我這麼一說,朋友們都會很用力的提出抗議:「喂,那是東南亞的耶,你們好歹也是台灣的好大學畢業的啊!」
台灣對日本人來說難道不是東南亞?
換句話說,東南亞又何嘗代表落後?看過幾個國家的獸醫水準後,我覺得認為別人落後的想法不過只是偏見罷了。
可是這樣的偏見就得以窺知外國人的處境。
永遠是外人。
上一次回家已經是兩年前,那時我心裡對於這種台灣日本情境的轉變,還很難釋懷,還寫了返鄉還是出國?Where am I?這樣的文章。
也許是慢慢適應這樣的生活轉變,所以不去想太多,但離開家的那一刻,還是很想哭。
離開屏東的時候,覺得這一去不知又是多久後才能回來,很感傷。
離開台北家要出發去機場的時候更是,因為家裡賣掉了,之後沒這個家可以回了。
下一刻在哪裡?下一年在哪裡?這個問題似乎成了我們家飯桌上的常見話題,但往往會陷入一片沉默, 因為這不會有答案。
以前每次回家,我都會買一堆台灣的調味料、食品、乾貨,冒著把皮箱塞爆的危險通通打包回日本。
這一次我除了帶一堆送人的禮物外,留在自己櫃子裡的東西不多,本來想順手買罐沙茶醬給老爺的,沒買到也覺得沒什麼,好像不用這些台灣味我也過得下去了。
也許我真的更適應日本的生活、日本的天氣、日本人的交際方式、日本的一切一切吧?
是好是壞我也說不上來,只能說,很幸運,我們小小一家子人還有狗,都還在一起。
家人和健康最重要。
將來要作什麼,嗯...讓我好好想想,只要還在正道上就可以吧?
KUMA好久沒上場了,出來露個臉吧?
上一次回家真的是兩年前,趕在戶籍被註消前還好又回到家了。
返鄉還是出國?Where am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