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找到海報裡的場景了!
我們的追櫻花之旅,進入最高潮!
第一天:長瀞-->吃蕎麥麵-->泛舟賞櫻(?)
第二天:新宿御苑賞花野餐-->表參道-->上野吃河豚料理(Metro一日券)
第三天:鎌倉-->咖哩飯午餐-->東京站「班鳩」拉麵晚餐
第四天:睡到自然醒後-->新大久保「おんどる」韓式烤肉中餐-->天空樹
第五天:(啟用JR東日本Pass)長野縣上田城-->小諸懷古園賞櫻-->上野車站「古奈屋」
第六天:(東日本Pass)宮城縣白石城-->白石川堤一目千本櫻-->仙台車站「勝博殿」豬排飯-->夜宿仙台
第七天:(東日本Pass)日本三大景之一松島-->「利久」牛舌飯午餐-->回東京
行程要開始往遠處走去了。
第六天一早,我們再度使用JR的pass,往北坐到福島再轉到宮城,目標是白石城。
荳荳來和指標拍個照吧。
這幾天我們發現荳荳拍照會出現很好笑的反應,她會比YA了,但邊說YA,比出來的卻是「四」.....(兩指對她來說果然還是太難)
再次和人孔蓋拍照。(發現我這樣好像在推銷鞋子...)
終於到了白石城。
再度開始野餐,這天我還帶了啤酒,嘿嘿,賞櫻就是要喝啤酒啊。(謎之音:妳一下說要吃甜點、一下要壽司,一下又要啤酒,真是貪吃鬼無誤)
這種到此一遊的照片,我們不是太喜歡,不過一定要幫爸媽拍一張的啦!
拍到海報上的照片了。
這看來很美,其實真的很兩棵小小的櫻花,從中間的縫拍過去而已,照片是會唬人的。
這好可愛哦。
這一天到白石城的時候,我們好興奮,因為比起前一天的上田城,這邊開的更美,更接近盛開的程度。
讓我對之後的行程好期待!
等車往下一站出發的時候,我們又買了點心吃。
這是在車站的便利商店買的焼きしそ巻(燒紫蘇味噌卷),說是仙台的名產,沒吃過所以特別買來吃吃看。
吃來有味噌醬和紫蘇的味道,我覺得還滿好吃的,不過可惜有點鹹,應該配飯吃會好些。
還買了這個枝豆(也就是毛豆)的麻糬,也算是仙台這一帶的特產,在東京不記得有看過這樣的組合,當然要買來吃吃看哦。
味道不錯,少了紅豆的甜膩,多了點豆香,好吃!
早上在白石城時,我就已經覺得櫻花好美了,但老爺一直催促我們快走,目標是下一站,白石川堤的一目千本櫻。
在JR到處的車站都會看到這樣一張海報,好美好美,到哪可以看到這樣的櫻花?
我們坐到「大河原」站,一下車就趕忙問一旁的義工該怎麼走。
其實往前走個五分鐘就到了,之後就是長長三公里的櫻花步道,可以走到下一個車站坐車。
如果是我們兩個年輕人,應該就會一路走到底,但這天帶了爸媽,還是不要太累好了,打算走一小段就折返。
一目千本櫻的招牌,拍一下。
一看到這個櫻花,我就笑出來了。
對啦,就是這樣連綿不斷的櫻花,這才是我一直在追尋的場景啊,總算是帶爸媽追到了(拭淚)。
現場是個河堤,兩岸都有櫻花,但人都集中在這一側。
下方有祭り,賣很多吃的喝的。
老爺和我說,他好想坐這個遊河的船,我們到的時候已經近四點了,想說是一定坐不到了,沒想到這一天是星期日,五點半又加開了一班,只剩16個位子。
本來爸媽還在說「好貴好貴,不要坐啦,走一走看一看就好了」但老爺沒在理他們,來都來了,飛機票錢都花了,不去坐坐船怎麼行?於是就去買票了。
買完票我們往一旁走不到三分鐘,我折返回去買個飲料,沒想到看到船票已經賣到只剩一個位子了,我們有搶到最後的票,真是太幸運了!
看到這個好粗好粗的櫻花樹枝,趕快帶荳荳去拍照。
小妹那陣子拍照都愛裝酷,只好對她唱兒歌,看她開心的比來比去,拍來才可愛咩。
終於,我們拍到海報裡的那個場景了!
「請問,小時候長這樣.....」
「長大以後會變這樣嗎?」
把我的疑問放到噗浪上後,噗友都很有愛心的回說:「一定會。」「只是旁邊會多一個花見便當。」
「是多好幾個花見便當啦。」
沒錯....大家果然有抓到重點,我想是會多好幾個花見便當的....。
看這低垂到地上的櫻花,每次看到每次都覺得感動。
一則是那種隨手可及的美麗,一則是感動沒有被手賤的人破壞到,公德心真好。
我還記得之前在鼓吹爸媽來日本看櫻花時,他們一直說:「櫻花沒什麼啊,台灣也有,我們看新聞就知道了啦。」
不一樣不一樣啦,日本的櫻花你們一定要來看,那是完全不一樣的感受的啦。
直到真的看到這一目千本櫻,他們才說:「這櫻花真的很美,在台灣不可能看得到的。」
沒錯,我覺得賞櫻在日本不僅僅只是賞櫻,那已經內化成一種文化了,像台灣這樣上山塞車擠人,看幾朵花之後就是躲進餐廳吃熱炒,對日本人來說可能是很難理解的賞櫻方式吧?
我喜歡也很享受日本賞櫻的這種悠閒,花見便當不見得真的多美味,但就是方便拿著吃的冷食,一家人鋪個野餐墊在樹下野餐聊天喝酒,也許是在自家不遠的櫻花樹下,也許是去一些賞櫻名所,又或許是慢慢的散步在櫻花步道下,那個氛圍、輕鬆的感覺,才是真正的賞櫻啊。
拍對岸的櫻花。
不知道為什麼人都是集中在我們這一面,但實際上河岸的兩邊都滿滿是櫻花樹。
這個角度是另一個宣傳照片上常看到的角度。
快到搭船的時間了,所以我們開始往回走。
河岸旁都是一般住宅,看到爸爸和小孩正在踢球,家門口種了一棵垂櫻,這景象讓我好生羨慕,趕緊拿出手機拍下來。
覺得能住在這麼美的河岸旁過生活,真是太幸福了,不禁讓我嚮往起鄉間生活,如果台灣的鄉下也能這麼乾淨的話....
在等待坐船的時候,我們先吃些點心。
這是早上在白石城附近的「三全」買的泡芙和櫻大福。
後來發現這家店到處都有,根本不用急,仙台車站裡也有。後來發現連機場免稅店也有他們家的代表產品。
趁著荳荳還不會抗議的時候,再偷拍一下荳荳的吃相,哈哈哈。
哦耶,該我們去坐船囉!
荳荳好興奮啊,一路齁齁的笑個不停。(這不是貴婦笑聲嗎?)
船上的工作人員幫我們拍的照。
到接近航程盡頭的時候,可以看到遠方的觀音像。
老爺說,他覺得「一目千本櫻」最有感覺的地方,就在船開到底往回轉的時候,兩岸的櫻花樹會連成一片,那時他覺得最有一目千本的氣勢。
這個景象,只有在船上才看得見,能坐到船真是太幸運了。
很多櫻花照,都是拍起來比看現場美,但當時我眼前所看到的景色,這張照片只能表達十分之一吧,親身體驗到更是美到令人窒息。
在回台灣之前的追櫻花之旅,能看到眼前這個景,真的一切都值得了。
下船前,我們和工作人員拍個照紀念,他們嚇了一跳。
不過聽到我們是留學回國前的最後旅遊,也祝福我們回國後有美好的將來。
會的,這次能順利看到櫻花,就知道我們是很好命的人,老天一直都很看顧我們的。
接著我們回到仙台車站,準備夜宿仙台。
這是可愛的むすび丸,是仙台宮城現在旅遊推進的活動代表,好可愛哦。
詳細的資料可以看這裡的介紹:笑顏咲くたび、伊達な旅。
晚餐爸爸說想吃有飯有菜的東西,找了找,最後我們在仙台車站吃勝博殿豬排飯(さぽてん)。
我們家附近有他們的便當店,想說在台灣這家豬排這麼有名又這麼貴,應該是日本的好吃名店吧,買來吃吃看,吃了一次就列為拒絕往來戶,比我之前吃上野那個便宜的かつや來的難吃許多。後來查了日本網路上的評價,也不是太好。
這次在店門口看的時候,我問老爺:「真的要吃這一家嗎?」
老爺說:「我們沒吃過店面的啊,也許是我們家那邊的比較特別爛吧。」
於是我們又再給了這家店一次機會。結果如何?
嗯....是比我們家那邊的好吃啦,皮有酥脆,但肉質真的柴柴乾乾的,沒有很有肉汁,覺得比我們之前在日本其他任何豬排店吃到的都差些,但還不像我們家附近的便當店是到難吃的程度啦。
幸好那個生菜味噌湯還算好吃,爸媽很滿意,說比台灣的勝博殿好吃,但我們是覺得這一餐勉強還可啦。
那一陣子荳荳吃飯都很會鬧,我們把餐盤裡的東西分給她吃,可是她還是會一直亂一亂,不知道原因是什麼。
這一餐我們點了一份兒童餐讓她自己吃,意外的是,她就吃的很乖了,原來她是想要自己一份餐啊。
日本這種所謂的家庭餐廳(family restaurant)的兒童餐,幾乎都會送個可以自選的小玩具。
雖然小朋友會很愛,但我還滿頭痛的,這些不怎麼精緻的玩具會把家裡堆的滿滿滿啊,還好我們只久久去一次。
車站前的suica企鵝穿上伊達政宗的衣服,好酷啊。
仙台是東北的大都市,我們是第一次去,這一次並沒有安排好好在仙台逛逛走走,但這次去對仙台的感覺很好,希望以後可以專程安排一次仙台之旅呢。
車站外最讓我們震撼的,是這個計程車排班的陣仗:車多但卻井然有序。
我們站在那兒觀察了好久,才看出那個排隊的規則,真好,這樣不會亂真好。
隔天早上又回到仙台車站的時候,白天車子更多,可惜忘了再拍張照。
生了荳荳之後的第一次旅館行,也是荳荳的第一次囉。
好久沒住旅館了,我還算滿喜歡住旅館的,換個氣氛很有意思。
這次住的是リッチモンドホテル仙台。
本來不小心還跑到仙台站前的那一家,看來很像大飯店,想說這麼便宜的房價怎麼那麼豪華啊?原來跑錯分店了。
幸好我們住的這一家分店的還不錯,只是比較像商務旅館,但又比東橫inn感覺上高級一點,更別說我最挑剔的廁所了,我覺得比自己家的還乾淨啊。(汗顏)
送了些女生的小東西,也還不錯啦。
隔天早餐沒拍到,是樓下餐廳的buffet,也很不錯,日式西式都有,吃起來很滿足。
荳荳又帶著前天拿到的汽球大暴走了,只是...為什麼還要帶著吃飯的圍兜兜?
留了好久終於頭髮留長的荳荳,幫她綁個辮子!
看到這臉,覺得她真的又長大了。
荳荳,妳不再是可愛的嬰兒了,我的赤ちゃん不見了...。
老爺在一旁騙小孩的時候,我開始寫起明信片。
話說我們本來沒有太有蒐集明信片的習慣,所以沒有固定的片友,寫給自己有時也不知道要寫什麼,但是這次看到這組櫻花的明信片實在太美,就買了下來,寄給幾位日本的好朋友。
後來我想到,與其不知道寫給自己什麼只寄個空白片回家,不如我開始寫明信片給荳荳好了。
只要我們到什麼地方,就找明信片寫給她,寫寫我們旅行中看到的人事物,寫寫想和現在的她說的話,就當成是寫家書一樣,好像也挺有意思的。
這一張明信片就是開始,希望她不要忘了和我們一起在日本生活、賞櫻吃很多好料的日子,把這美好的一刻記在心頭,也記得爸爸媽媽有多愛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