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妹生性害羞(騙誰啊?),不太喜歡客套式的與人交際(這倒是真的),來到日本之後,有很多人邀我參加過許多聚會,什麼東大的留學生會啦、東大的台大的什麼什麼會啦、高中的什麼什麼會啦、在日本工作的什麼會啦,
名目有夠多,光是這些會的頭銜,就有分成「中華民國XXX」,或是「台灣XXX」,只要頭銜不一樣,就是不同的會。
我一向都不喜歡去這些聚會。
原因除了這些「會」都是在假日,假日我想休息以外,還有這些會幾乎都是去很貴的中國餐廳或是居酒屋吃飯,隨便一餐都是我一個星期的菜錢,這對我這花錢斤斤計較的人來說,實在很捨不得。
還有,我們是兩個人在日本,平時就滿有伴的,不像很多隻身在日的台灣遊子,一天可能沒有人可以和他說一句熟悉的語言,我們是沒人說日文,所以日文超爛。因此我們對於一直去認識新的台灣朋友,沒有很強的動力。
我們醫院的藥劑師阿姨是台日混血,在台灣念到高中畢業,來日本念到東大的碩士之後,就結婚嫁人當起家庭主婦了。(哇塞,現在60歲的女生,這樣很厲害吧)
一直到這兩年,之前因為我們醫院的藥物管理很差,農學院的不知道哪一個大頭和她很熟,才請她來成立並管理我們的藥劑室。
很難想像吧,像東大這種學校教學醫院,竟然是到這兩年才有「藥劑室」這回事的,之前都是每個老師自己管自己的藥,所以就有可能每個老師手上都有重複的藥品,現在才全部改成電腦管理。
甚至連電子病歷都沒有,但前兩年,也很直接一口氣換了跟一般人醫系統在用的全院管理系統,這個新系統功能很強大,連實驗動物,還有一堆雜七雜八的都可以一併管理。
台大用電子病歷有十多年了,但是用很遜的dos系統,直到我之前要離職的時候,才改用視窗系統,不過比起東大這兩年改用的系統,台大還是不算太好用。
日本有時候就是這樣很妙,有些東西和制度很守舊,但一旦他們決心要改,就會直接改成最新最好的,中間很多過程會直接跳過。
回到校友會。
這個阿姨,我第一次和她自我介紹我是台灣來的留學生,她就馬上問我:「妳是不是北一女畢業的?」
之後她就常常找我去參加她們的聚會,但是理由如上,我每次都會找出各種理由婉拒。
就連上一次,她跟我說金美齡也會去參加,也沒有對我多有吸引力。
這一次,她和我說,留學生的餐費只有一半,這樣一來,我實在再也想不出理由不去了。
好吧,就去一次看看吧,也許很好玩也說不定。
於是我就來去吃中國菜啦。
這一家餐廳還滿好吃的,可以懷念一下家鄉味。
這一天有四桌,幾乎都是50歲上下的歐巴桑,每個人一聽到我的畢業年份,全部都對我大叫:好年輕喔!!
但我可是當天留學生中,年紀最大的,最小的一個還差我7歲啊。
習慣日本人安安靜靜的感覺,突然覺得這些興奮得嘰嘰喳喳的太太們,有一點吵,但又有種溫馨的感覺。
據其他留學生說,這次真的辦的很棒,因為都是些婆婆媽媽們,都很親切,之前他們參加很多男生比較多的聚會,這些長輩都會很咄咄逼人,話題充滿未來出路這種生硬的言辭,壓力太大了。
我是沒去過啦,所以也不知道。
會後,大家拍照留念。
這些人幾乎不是醫師、牙醫,就是律師。
果然還是這種職業比較在國外生存的下去啊。
這就是我說的藥劑室阿姨,因為有她在,我每次作實驗、手術要拿管制藥品,都不會太囉嗦。
而且我們家狗狗生病,我生病,都可以直接去找她拿藥(我們醫院大家都可以去拿,只是剛來的時候,語言問題比較大)。
有一次,她很妙的,還直接在廣播系統裡用中文找我,真是嚇我一大跳。
雖然很模糊,但這張照片很珍貴。
中間這位是我失散多年的高中同學,高二分班之後,就沒見過面了,當然也不知道她來日本念書,竟然在這個場合相認,真是太巧了。
她也是個律師,在台灣執業一陣子之後來日本念書,現在在日本的律師事務所上班。
話說我來日本之後,也因為偶爾會和台灣人碰頭,因而認識許多不同領域的人,多了不少朋友,尤其是念法律或是工學的特別多。
這是來日本留學的主流嗎?
竟然還遇到大學老師季老師的姊姊,是個牙醫,長得和季老師很像吧。(喂,獸醫系的上來回一下我吧)
果然,這種場合,遇到這些年紀的媽媽們,就難免有這種場面。括號是小妹妹們的os。
這些媽媽們,全都圍著未婚的年輕妹妹要電話:「我兒子電機碩士,可以交個朋友啊。」(啊,好有壓力啊)
「我的兒子是wisconsin大學畢業的,妳畢業後有沒有想去美國發展啊?」(這也想太遠了吧)
「我兒子哦,人很老實啦,就是都不想交女朋友,我都快急死了,他都不急。」(這個據說叫宅男)
「我最喜歡一女中畢業的啦,聰明又漂亮。」(不是說北一無美女嗎?)
至於我嘛,本來大家還拿出紙筆說要留我的聯絡方式,一聽到我已婚,立刻就轉身留別人的........
還說是要來認識學妹,根本是來找媳婦的咩。
不管啦,我也要留啦.......
我就說我太早婚嘛.....
不過,一女中真的是這人生中一段很美好的回憶。
以前老師常說,雖然你們在念高中的時候,會很討厭這件醜醜的綠制服,不過慢慢年紀大了,你會懷念穿著這身制服的感覺。
的確,在學校的時候,都會很希望學校換掉這一身怪異顏色的制服,不過離開學校之後,又會覺得這真是一個很有傳統的表徵。
我在一女中,可以說是我對於思考自己人生很重要的一段時光,從進高中第一天,老師學姊們就不停轟炸:「妳想將來作什麼?妳能為這個社會作什麼?」
雖然一個高中生想這些,實在有點太過狂傲,但在這些轟炸之下,真的迫使我們一直去思考:我是誰?我能作什麼?我要為社會貢獻什麼?
從高一到高二這一年,自己困惑了很久,
第一次,開始覺得自己不再是個小朋友,自己與這個社會是有聯繫、有責任的,就是在這個時期。
也許我們還是瘋瘋癲癲的玩樂,但心中的確有個思想慢慢在成長。
這段日子,回想起來,很棒!
校友會裡放著紀念DVD,看到學校的照片,很多當時的感觸又湧上心頭。
說完這都是上了年紀的人的聚會之後,來點年輕有活力的吧。
這是東大的「五月祭」,類似園遊會這樣的活動。
其實這是5月30、31日的活動,只是我拖到現在才寫.....
這是在安田講堂前辦演唱會,平時沒什麼青春氣習的本鄉校區(因為都是高年級,低年級在駒場校區),突然變得很有朝氣。
還有賣NG版的蔬菜。
這是說,雖然是規格外,但還是很好吃。
有夠多人啊。
這一天雖然是週六,但我的實驗還是從早上九點到晚上九點,只好利用中間一點點時間,出來晃晃。
台灣留學生會的攤位出現。
賣的東西也不意外,因為去年蛋餅賣的很好,所以今年一樣賣蛋餅。
只是去年的啤酒換成木瓜牛奶和芭藥汁。
聽說前年是賣香腸,但賣的不太好,就改賣蛋餅了。
唉,人家我比較想吃香腸啦。
捧場完自己人,我還買了個吉拿棒。
巧克力口味加上抹茶粉,還不錯吃。
其實我已經要回實驗室了,這是途中看到的。
本來以為是熱舞表演,沒想到竟然是跳繩?
應該說是很炫技,搭配著音樂的跳繩表演。
這空中飛人也太炫了吧。
還有這個每年在農學院校區會出現的特殊物品。
這是生物材料研究室作出來的成品,每年都不一樣,我覺得超讚!
今年有兩個。
這是另一面。
這是去年的。
哇,去年的KUMA好瘦,我好胖啊!
一年的改變真多,還好有寫部落格作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