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新菜單:印度烤餅Naan及爪哇咖哩。
會想自己作烤餅來吃,是因為前幾天和台灣幾個朋友在學校門口的餐廳,吃了一餐印度料理。
這就是我點的套餐,前菜有沙拉,飲料是芒果lassi。
而那個烤餅搭上咖哩,真是深得我心,香Q的烤餅配上充滿著濃濃印度香料的咖哩,真顧不得它是個高熱量的食物,就這樣一口一口的送到嘴裡,把咖哩抹乾吃淨到一滴不剩。
這樣一份餐,是890日幣,以它的份量來說,相當合理,但是我真的很喜歡吃這樣的烤餅,如果想吃都得到餐廳吃,那就太貴了,有沒有辦法自己作出這樣的烤餅來呢?
嘿嘿,現在可是網路時代,一大堆資訊都只要上網膜拜孤狗大神,都會得到指示的。
我找了幾個食譜,挑了一個看來最簡單省事的,把它稍微改變一下,第一次試作就滿成功的,想必孤狗大神也很滿意信女我的表現啊。
廢話不多說,來介紹一下我怎麼作的吧。
首先是印度烤餅Naan的作法。
【材料】
1. 中筋麵粉300g(沒有秤就用量米杯,一杯就約是100g)
2. 酵母1/2大匙
3. 糖1大匙
4. 奶油20g
5. 鹽1小匙
6. 溫水160g
【作法】
1. 酵母先加上一點溫水、一點糖,讓它醒15~20分鐘,到表面發泡的樣子。如果是速發酵母就不用了,直接可以加進去用。
2. 找一個大盆,把麵粉、糖、奶油、鹽,都加進去,加入剛剛的酵母。
3. 開始揉麵,邊揉邊加溫水,慢慢把水加到160g的量,揉到濕潤光滑柔軟就好。(其實快速的方法是以上東西都丟進食物處理機,讓機器去攪,一下就好了)
4. 分成4個小團,蓋上濕布休息20分鐘
5. 鍋裡加熱奶油,把剛剛醒好的麵團拉開攤平,用大火煎30秒,再翻面煎15秒,到表面金黃起泡就可以了。
咖哩的部分用咖哩塊就可以完成,很簡單的事,只是不是配飯吃而是沾餅吃,所以我們作了一點調整。
只是我們之前都是吃日式甜甜的咖哩,如果要搭配印度烤餅naan的話,這種日式咖哩好像不太合適,看到這個網誌的介紹,買了沒吃過的咖哩來試試。
這是我們這次試用的「PRIME爪哇咖哩」,為了怕太辣,我們只有買到中辛,辛度是5級中的4級,不敢吃到最高級(但是5級的是金獎,4級是銀獎....)。
它滿可愛的,是這樣五個一盤,一盒有兩盤。
用量很好控制,一次撕一個來用就可以,只是我這一次是煮了一大鍋,所以用掉了一盤。
日本的包裝都會設計的很好用,這個盒子更可愛,不只好開,還有貼心小設計。
像這樣我已經用掉一盤了,盒子就顯得太大佔位子,可以把盒子折起來,減少空間的浪費。
收起來就是這樣,少了一半的空間,真是不錯。
咖哩是個很隨性的料理,想加什麼料都可以,我不想吃肉,所以這次主要只有用馬鈴薯、洋葱、紅蘿蔔。
為了方便用餅沾著吃,我先把這些料都打碎一點。
最後還加了一點優格。
沒想到KUMA看到我們在加優格,覺得我們在吃她的東西,氣得一直來討,心地善良(沒有原則)的老爺就邊念邊給她一點優格吃。
這就是我們的成品啦。
剛烤好的餅非常好吃,外脆內Q,一口氣就可以吃掉很多。和餐廳賣的比起來,嚼勁有點不夠,但整體來說還是非常好吃。
作起來也很快,如果用的是速發酵母,只要30分鐘左右,這樣子以後想吃,就可以自己作啦,不一定要去餐廳吃,真開心。
料細細的,賣相雖然不夠好,但可是非常好吃的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