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台的電視上不是常看到有些很特別的店家,藏身在小巷弄間,知る人ぞ知る,一天只服務幾個人這樣的店嗎?
這種店是我心中的夢幻逸品,一直好希望能親身體驗過,但我就是不內行的人啊,也懶得到處查資料,也就從來沒有機會嘗試過。
就在要回國前,學妹說要請我吃飯,然後丟了餐廳的網址給我看,一看那個料理,只覺得「好高級法國料理啊,這種料理能給學妹請嗎?」
當時我還完全沒意識到這就是我心目中神秘小店其中之一,直到當天,學妹帶著我們走進這店,才發現神奇之處。
這店就藏身在大樓裡,一上樓店主就站在電梯外歡迎我們,我看了看裡面,就是個很小很小的住家,可能連十來坪大吧。
一上樓就看到一堆LC和Staub的鍋子餐具,同樣是LC中毒者,看了眼睛都發亮了。
穿過了人家的廚房,就來到位於屋子最後端的用餐區,不過就是兩張簡單的桌子拼起來的,所以一餐只能招待一到兩組人而已。
看餐廳看來就像自家的餐廳,不豪華,只能稱得上乾淨,佈置的還算溫馨。
一旁是個大書櫃的,放的全是和料理相關的書。
牆上放了些可愛的小裝飾。
這是往回看過去,左邊就是我們走來的通道,右邊一大塊是廚房。
因為我們和廚房房完全隔開,玻璃隔音又不錯,所以我們在裡面可以盡情的聊天,也不怕覺得不好意思。
我們只訂了三個大人份的餐點,沒有專作給小朋友的餐點,不過還是為荳荳附上了可愛的餐具。
學妹說只要選擇預算,店家就會自己準備菜色,所以今天要吃什麼,沒有人知道,就看廚師的發揮囉。
先來個現烤的麵包,還有一大塊奶油。
荳荳一看到奶油好興奮,一直吵著要吃奶油,不論怎麼塞麵包給她都沒用,堅持一定要用刀子挖奶油吃,最後我們發現麵包可以續時,已經沒有奶油可以配了。
我想店家看到我們這麼會吃奶油,應該也嚇死了吧?
前菜上了冷湯慕斯。
那個慕斯看來像冰淇淋,但完全不是,是海鮮基底及蕃茄冷湯式的cocktail。
這是鄉巴佬我第一次吃這麼精緻道地的法國料理,真的太美味了,光是開胃菜就令人難以忘懷,胃口全開啊!
下一道前菜是煎鰹魚排、タコ還有イカ(因為我永遠分不清楚花枝、軟絲這一類的,決定不想記中文了),搭上綠蘆筍和白蘆筍。
鰹魚就是柴魚的原料,想到柴魚,就覺得是那種硬硬的肉,怎麼會拿來生煎(超市裡甚至常賣生魚片)?
沒錯,這種想法就是我們剛來日本第一次看到鰹魚生魚片時的想法,吃過一次後,覺得很驚奇,不過因為會有一種血味,所以我不太愛,雖然老爺是很愛。
後來姊姊公婆來日本幫荳荳雙滿月酒時,去築地買了更高級的鰹魚生魚片後,那才真正是驚奇的口感,不腥不澀,真是超美味的,很難想像這是柴魚片的原料啊!!
這道菜更別說,原料都非常高級,簡單的調味,就讓那滋味更上層樓了。
下一道,應該還是算前菜吧?
是個看來像是咖啡杯的東西裝來的,視覺感我覺得他是個甜的東西,尤其看來很像奶泡,但又是黃色的。
經過廚師的介紹,我好驚訝,原來這是海鮮湯。
裡面的料有蝦子花枝等,底部還有螃蟹精華作出的布丁,整碗湯充滿著螃蟹的鮮味。
從一開頭到這道菜,每道都令我驚喜萬分,看似如此,吃來的口味又完全不是如此,一時之間覺得自己好像在吃分子食物一樣...
肚子都已經開始飽了,這時竟然才進入重頭戲的主菜。
原本主廚是用LC的焗烤盤端剛烤好的樣子給我們看,好吃的樣子讓我們忙著驚呼卻忘了拍照,一留神回來,已經被端回去料理裝盤成一人一份了。
這天的主餐是烤豬排搭上時蔬以及馬鈴薯泥,不用說,看圖就知道好吃了。
主餐完後,上來的很像是冰淇淋,但其實是優格慕斯,酸酸甜甜很好吃。
這家是法國料理,上菜時間也很法國,一道一道慢慢的上,我們十二點到的,吃完主餐都已經快三點了。
本以為一切到了優格慕斯就要結束了,沒想到主廚又端出了甜點與茶。
繼續吃下午茶吧。
看到Wedgewood的杯具心情就大好了。(雖然我自己買的是Noritake的,哈哈)
一人一份的焦糖布丁。
雖然肚子已經快滿出來了,但這布丁實在太好吃,所以我們還是都吃光光了。
這家店不只餐點棒,連甜點都很有專業水準耶。
還有很道地的馬卡龍。
優雅的吃完馬卡龍、喝完下午茶,本來還一直聊得很開心不想回家,但已經四點了,我們家裡還在打包準備搬家,而且店家也差不多該準備晚餐客人的餐點了。
想到這,不禁覺得作餐飲的店家真的挺辛苦的啊,要從早忙到晚。
話說老爺一直幻想要開個像這種「餐點只有今天,一天只服務一組客人」的餐廳,還是留在幻想裡就好,執行上有很大的困難啊。而且我看唯一的服務人員就是主廚的太太,進進出出忙著招呼我們很辛苦呢。
我的志願是只想當收錢的櫃台小姐,夢想是數錢數到手抽筋,看來還是去當六合彩組頭的老婆快一些.....
在離開時,我們問說可不可以拍一下廚師的照片,他很大方的讓我們看他的廚房,真的滿滿都是傢私,看得老爺口水直流。(流什麼流,你還不是整天只想買鏡頭,又沒有想買鍋子......)
我萬萬沒想到我們竟然有一天能進到這種似乎只有VIP客人才知道的餐廳,真是感謝學妹,我們該怎麼回報呢?
好了,在日本的吃喝文正式寫完了,再寫趟小旅行,就真的要告別泥碰囉。
餐廳的資訊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