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幽!這不是在說我啦~~我上班不必搭計程車,走路也走的到。
這是有一天坐計程車,司機經過「信義之星」時突然跟我說:
「這些有錢人了不起嗎?我每天坐計程車上班,你有嗎?」
嚇了我一大跳,之後他又補了一句:「人比人氣死人啦,安分守己就好了。」
當下覺得這司機真有意思,總算遇到不談政治的計程車司機了。
今天聽到一個言論覺得很有趣:「大家覺得憂鬱症很可憐,但事實上憂鬱症的人才是真正看清這個世界的人,其他所謂正常人,其實都活在自我安慰的假象裡,因為這世界真的沒有這麼美好。」
這是一個念臨床心理的學生說的,我不知道他說這句話是頓悟了,還是被功課壓力壓到喘不過氣,但這是否是佛家說的「人生來就是苦難,但求離苦得樂」,
我從來就不是一個很會分析這種心理狀態的人,也不是一個會搬出很多大道理解釋事情的人(說到這,不由得讓我想到研究所的同學鄧惠文醫師,每次只要聽他分析事情,就會覺得自己是幼稚園小朋友,顯得無知的很),
但最近面臨許多生活上的改變,我一直在想,到底人生是為何存在?我們都不是經由自己的意志而被生到這世上,爸媽是王永慶還是許純美也都不能選擇,
是父母選擇了我們,也因此人的天性就是會疼愛小孩(如果這孩子是期盼中的),但孝順長輩就是一種被社會道德規範訓練出來的行為,
既然我們的存在不是我們自己選的,那人生中有多少事情是我們自己決定的?
念哪所學校?從事什麼職業?幾歲結婚?生不生小孩?
感覺上什麼都是自己決定的,但又好像不全是自己決定的。
常常聽到人家會說:「我也是不得不這麼做的啊。」但身邊的人又會告訴你,這一切都是你自找的,自作自受。
這樣說是對的嗎?人要與人相處,有時就要犧牲一點自我,不可能樣樣以自己為考量,這樣的情況下做出的決定真是對自己最好的嗎?
嗯~~最近常常陷入這種沈思,不知為何,覺得年紀越大,智慧似乎也有略增,但對於自己的一些定位還是會想不懂。
長久以來我一直認定人這一生一定有一個課題是要解決的,有時是親情,有時是工作,有時是金錢,套句道教的話「欠你前世冤親債主的債要還啦!」
所以人生有磨難是應該的,那這樣說起來,我到底欠了什麼債?好像到處都還不完的。
我想我還是認同「這世界本來就不是快樂的,自己也不是真的過的那麼好,不需要樂觀的安慰自己,就認清它、接受它吧,也不必憂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