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在果味山的小湯匙裡發現的一個食譜,覺得超簡單又很有趣,所以趁假日來試試看。
[材料]
1.鬆餅粉150克
2.鮮奶油100c.c
3.糖20~30克
4.有需要變化口味,可以加可可粉或是綠茶粉,兩大匙
就這樣,材料就是這樣,簡單吧,
麵粉~免,牛奶~免,發粉~免,所以很適合我這懶人啊。
[作法]
1.鬆餅粉加糖,倒進鮮奶油拌一拌。
2.稍微拌勻之後,用手揉成團狀。
3.之後我把麵團分兩半,分別加上「可可粉」與「抹茶粉」,此時麵團會濕濕黏黏的,不要擔心,加上這些粉類後就剛剛好。
4.把揉好的麵團用保鮮膜包一包,放進冷凍庫凍一個小時左右。
5.冰好拿出來的麵團,稍微桿平,越薄越好,厚度不要超過0.5公分,因為烤過之後會膨脹。
6.用餅乾模子蓋出一個一個小餅乾麵團,烤箱鋪上烤盤紙,放上麵團就可以去烤了。
烤箱溫度180度,12~15分鐘,各家火力不同,自己看看,表面有一點黃黃,拿出來摸起來不會太軟就可以。
(有一點點軟是可以接受的,放涼就會硬)。
還有另一種作法是,把麵團桿平卷成條狀,之後像切香腸這樣切成一個一個圓圓的來烤。
我是把模型蓋完剩下的麵團分別壓平混合,這樣卷完切好之後,會變成螺旋狀,可惜我邊看電視邊烤,沒有顧到火。有點烤過頭了,所以成品不能看
這樣的麵團可以多做一點,冰在冷凍庫裡,想吃就可以切來烤,有些食品材料行也會賣這樣的餅乾麵團喔。
其實主原料只有兩個,就是鬆餅粉跟鮮奶油(就是可以打發的那種鮮奶油,反正我就買最便宜的)。
因為鬆餅粉裡其實就有麵粉、發粉、香草精這些東西,所以不用一樣一樣自己準備,非常方便。
這於這樣烤出來的餅乾跟一般餅乾有什麼不同?
我覺得吃起來還好,跟一般餅乾差不多,不過放涼了才好吃,熱熱的時候會軟軟的不好吃。
但好像會烤得比一般餅乾麵團蓬鬆,所以壓出來的形狀會有點跑掉,算是美中不足的地方,不過因為過程真的太簡單了,我覺得小朋友也可以輕鬆完成啊。
可以當成家裡假日的親子餘興節目。
阿這個鬆餅粉作餅乾就做餅乾,關「我愛台灣」什麼事?用的又不是台灣的鬆餅粉跟鮮奶油。
因為我們用的模子是學妹送的「台灣模型」啊!!
這可真是家鄉的味啊。(有嘛?我們在台灣會買這種模子嘛?)
不過,我必須說「老爺,你到底是不是台灣人啊?」
左邊的是老爺壓出的麵團,右邊是我壓的。
他左看右看,一直跟我說:「我覺得我做的台灣怪怪的耶~~」
哇哩咧~你連你把台灣都放反了還不知道,你到底是不是台灣人啊???
虧你們家整天在那裡台灣獨立,你連台灣長怎樣都不知道,書都讀到哪去了???
有請鍾爸爸家法伺候~~
不過呢,就像我前面說的,這個餅乾烤起來會有點腫,所以台灣真的變成名副其實的「番薯」了,下次我再做薄一點試試看,看會不會比較成功。
隔天,我們就帶著這個「台灣的餅乾」請同一間研究室的人吃,還要他們猜猜看這是什麼形狀。
結果老爺的小老闆好厲害啊,看一看就說:「這是台灣」。
超強啊,好厲害,這樣都認的出來。
什麼?你說這沒什麼?
你想想看別人國家的形狀,你認得幾個?
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這些國家離我們都不遠喔,認的出來嘛?
有趣吧,台灣餅乾。
謝謝學妹大力相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