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來到上海就不能不想到著名的外灘,建議可以先搭地鐵2號線到人民廣場站開始逛起。
這裡是人民廣場的五洲人民運動紀念碑,出地鐵站就可以看的到,
不過在紀念什麼,不清楚ㄟ~~~~
在人民廣場周圍,有時間的話可以到上海博物館逛逛,
不過東西一定比我們故宮少啦!!哈哈~~~~(不知道從哪裡來的驕傲油然而生)
從人民廣場站一上來,就可到南京路步行街,整條街大約1公里多,
當初這條路叫做「大馬路」,這可是全中國第一條馬路呢。所謂的馬路就是人車分道的路。現在當然都是步行街啦。
沿途有百貨公司、商場、老飯店、小點心、中西藥行可以逛,一路走到底就是和平飯店。
之前老爺去南京上中醫課程時,有過道上海,稍稍走了一下南京東路,回來哇哇大叫,一直跟我吹噓步行街有多長又多長。
直到這次,我們頂著日本騎腳踏車練出的好腳力,一下下就逛完了,我很不屑的問他:「這路是那裡長了,你說你說啊~真是遜耶」
既然是步行街,交通工具除了雙腳就只有照片上的交通車,
但是還是建議走走逛逛,沿街的小店都會讓人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喔!
因為快過年了,我們在這條路上商場內買了一些糖果糕點,還蠻划算的,
還有美珍香的豬肉乾,這可是在日本吃不到的美食,
另外仔細找的話,跟著人群走,在人潮聚集的地方,還可以發現有在賣鮮肉月餅,一個2.5元,真的是好吃喔!
當然,懷念珍珠奶茶也是可以買的到,價錢當然比我們在日本合理,但我們都不算珍奶的愛好者,所以就算了。
這是位於南京路上的永安飯店,前面還留著聖誕節的聖誕樹,
這裡蠻有昔日老上海的華麗味道。
這是飯店下午時的現場爵士薩克斯風演奏,
樂師的功力很好,如果天氣不錯,坐在這裡聽演奏也很舒服喔!
沿著南京路走,可以走到河南中路,腳力夠好,可以沿這河南中路一路走到豫園商圈,大約需要30分鐘,
平常在日本鍛鍊的好腿力此時就派上用場了,
怕隔天"鐵腿"的人,建議就搭計程車過去,很快就會到了,
至於著名的外灘,建議可以晚上去,那才是它最美的時候,
但是如果想看黃埔江白天的風情,繼續沿著南京路往下走,約莫5分鐘就到外灘了。
這裡是豫園商圈,整個商店街全部設計成統一樣式,但是一定要小心扒手,這裡扒手相當多。
這條街走到底,就是上海老街,主要是賣一些古玩,但是因為沒興趣也怕當冤大頭(要殺價),所以就沒往下逛。
從外面的道路轉進來,沿路有不少小吃可以解解饞,
在商圈中心區,連星巴克都有,外觀也設計的很有中國味。
這是在中心區的綠波廊,算名店之一,主要賣中菜,但是有點貴,比較起來,外面的小吃是經濟又實惠。
這是在旁邊買的炸馬蹄條,可不是熱狗喔!相當滿足阿~~~~
這是許多人推薦的南翔小籠包,人氣相當旺,排隊30分鐘買到已經算很快啦!
不過對台灣人來說太油膩,價格不算貴,如果有時間,或是接下來晚上沒有大餐要吃的話,倒可以試試。
我們是因為小吃已經吃不少,加上晚上還有川菜要吃,對於太油膩的也不太喜歡,所以拍拍照就好。
不過據說是還好,沒這麼好吃啦。
從南翔旁的曲橋走進去,就是主角豫園,這裡進去要門票,但是蠻值的逛的,
建議沒去過的一定要進去看一下喔!
我們兩個因為之前分別都去過,所以這次就沒進去參觀。
吃完晚餐之後,到外灘散步,只是天氣實在不好,所以都雨濛濛的,只有東方明珠塔依稀可見。
如果天氣不錯,倒是可以坐個渡輪遊個黃埔江。
這裡就是外灘的老建築群,其實最好的拍攝地點原本是在一個高架橋上,
但據說上海政府想要延伸外灘商圈的範圍,現在這一段高架橋已經拆了,而且之後可能會把這些建築內的銀行遷走,讓名品百貨進駐,希望帶來更多的商機。
這是某位人民英雄,不認識~~~~
逛完外灘後,可搭計程車,到新天地(地鐵1號線:黃陂南路站)逛逛,是由香港人設計的。
這裡大多是BAR和Cafe,消費相當高,是老外聚集的地方,也有許多老建築可以看。
新天地的消費都不便宜,想找平價的消費嗎?星巴克絕對是你的好朋友。
來新天地,還有一件事不能忘,就是要看「石庫門建築」
什麼是石庫門呢?
根據維基百科的解釋「石庫門是一種從傳統四合院建築風格演變出來的另一派建築風格。在19世紀中,上海的居民將原來傳統的木框改為一對烏漆的大門,外門則選用既穩固入突顯身份的石料作門框,所以便稱之為「石庫門」。」
不過有些石庫門是後來裝修的,並非古蹟,
但是照片上方這個可就是貨真價實的古蹟喔!
因為柱子上還留著當初的字樣,看不清楚嗎?下一張讓各位看清楚一點~~
看到了沒,就是「嵩山打包託運站」啦!
不容易找喔!
這裡是中共一大會址,第一次召開人大會的地方。
第二天的逛街地圖,來到上海北邊的多倫路文化街,這裡可以搭地鐵3號線到虹口足球場,
約再走15分鐘就可到達,這裡也有許多老建築可以欣賞,
另外地鐵站旁就是魯迅公園,魯迅的墓就在這裡,書迷們可以前往瞻仰一下,
所謂文化名人街,不過短短500多公尺,一下就走完了,
但是他的歷史價值在於這麼小的地方住過魯迅、郭沫若、茅盾、瞿秋白、葉聖陶、丁玲、夏衍等幾乎當年左翼文化運動所有領導人以及進步文化人士,
對於中國近代史或是文學有興趣的人,一定要來朝聖一下。
照片上的這間房子,可是當年孔祥熙住過的喔!
整條街還保持著民初的感覺。
這排歷史建築可是見證了中國文學史呢!
這裡也有石庫門建築。
和魯迅的腳印合個影吧!
漂亮的洋式建築
中國式的教堂。
這些文學運動的人物還在這裡互相討論著。
坐地鐵1號線來到陝西南路站,往下走到瑞金二路,這裡是瑞金賓館,
是蔣介石和宋美齡住過的地方,不過不開放參觀及拍照,
趁著警衛不注意,趕緊拍下一張做紀念。
接著轉到茂名南路往回走,是著名的旗袍一條街,
不過現在做旗袍也不便宜了,就算是現成的,想撿便宜的人可能要失望了,
不過質感到還不錯,有需要的人可以來看看。
回到陝西南路往下走,可以到新樂街及長樂街,
這裡有許多小店,販賣一些個性飾品服裝和二手品,
價位不高,可以來這裡挖寶,是很值的逛的地方。
走累了,也餓了,從新樂路轉襄陽北路和長樂路的的交叉口,有一家餛飩專賣店,
不知道衛不衛生,但是拼著背包客的冒險精神,就給他進去吃啦!
叫了一碗老鴨粉絲湯和香菇鮮肉餛飩,價格便宜,味道還真是不賴。
這個老鴨粉絲湯的湯頭很好喝。
而且這家的餛飩湯是在這裡少數有味道的,雖然說大陸的菜常常又油又鹹,但是餛飩湯的湯卻常常是沒味道的,這家的餛飩倒是湯頭不錯。
價錢也還算合理,料多實在,建議有冒險精神的人可以試試看喔~~
大陸現在其實衛生已經比以前進步很多,所以真的不用太怕,反正只是出外旅行又不是長住,想吃什麼就試試看吧。
吃飽了再往下一站出發吧!
從長樂路轉陝西南路往延安路的方向,在路邊看到一家生煎包,
翻了翻手邊的旅遊書,這並不是一家名店,沒有相關介紹,
而且才剛吃完餛飩和粉絲湯肚子飽飽的,所以我們就決定....
只拍照~~那是不可能的事,而是只買一包生煎包,很有節制吧!!誰叫生煎包是上海名產呢~~
這家的生煎包皮是酥脆的,肉餡的湯汁也是滿滿的,味道就更不用說了,
這真的是自助旅遊步行者才能享有的快樂和福利阿~~
同研究室的上海人不停的跟我們說上海的小籠包跟煎包有多好吃,但是,親愛的同胞們,我必須老實的說,「台灣的小籠包比較好吃」。
就不提那被喻為世界前十大餐廳的「鼎泰豐」,很多路邊的豆漿店都有賣一籠一籠的湯包,真的也都很好吃。
師大夜市的許記生煎包很好吃,是我的最愛,只是我不知道該歸在小籠包還是生煎包?
上海的生煎包都長得圓滾滾的,底會煎的有點脆脆,裡面常會包蝦子,味道很鮮甜,這等好吃的生煎包,我就沒有在台灣吃過啦。
在沿著陝西南路往下走,可以看到著名的馬勒別墅,
是一個有錢的外國商人叫馬勒依照女兒做夢的場景蓋的,
一開始覺得很夢幻(或是不切實際?),但是仔細看過之後,覺得不中不西,不是很喜歡,
喜歡的人可以在這裡喝一杯咖啡。
接下來沿著延安路轉到華山路(這段路需要有點體力,有點遠,對自己腳力有信心者可以嘗試),
在這裡可以找到蔡元培的家。
是一動很典雅的洋房,目前二樓有人居住,一樓為紀念館,
進去要收門票,只是門票不貴。
在繼續往下走(從華山路2百多號走到8百多號時),路邊常會出現歷史建築的標誌,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丁香花園(華山路849號),
這是李鴻章買給七姨太的,
目前是餐館,不開放參觀。
丁香花園一景,這只是其中一棟而已喔,
佔地相當大。
沿著丁香花園外圍走,在復興西路的轉角處,有一個咖啡館「夏朵」,
也是丁香花園的一部分,裡面介紹請參照 吃在上海~餐廳篇。
如果還有體力的話,沿這復興西路往下走,
這裡據說是一些高官住的地方,
沿路有許多小店,也很有特色,但是賣的東西價位和台北天母差不多,品質也有一定的水準,
抱著逛逛的心情看看也不錯(其實是店裡有暖氣,進去吹吹暖暖身子)。
接著走回到1號線的常熟路站,到人民廣場站轉搭2號線到科技館站,
在這裡有以前襄陽市場的影子,
想買A貨,來這裡就對啦!
不過記得一個原則3折殺起,4折成交,尤其是同一類的產品很多家都有賣時,
這家不賣,到下一家再把底價往上拉一點,這樣就比較不會吃虧,
這裡討價還價的模式是先開一個價,不同意就往外走,切勿留連,
然後店家會追出來一直減價,直到成交為止。
但是如果你喜歡的東西很少家再賣,又很想買時,不仿退讓一點,
大約5~6折成交,免得沒買到後悔或是回頭還是得跟同一家買的尷尬情形發生。
不過也不是每一家都可以殺價喔!有些也是不二價,要看清楚或問清楚再殺喔。
其他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