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寫起生活近況都是食物是怎樣....)
台灣現在快要進入吃尾牙的旺季了吧?
那天有個醫師朋友問我日本有沒有尾牙?有沒有吃的很開心啊?
嗯,日本也有尾牙,我們叫忘年會(雖然我好像也寫過很多次了),台灣醫界可能受到日治時代影響,也是用忘年會這個名詞。
以前在台灣工作時,老闆請的尾牙記憶中都不是太好吃,但至少老闆會出錢。
其他地方我不知道,但我們這兒的忘年會都是自己出錢去吃的,總是去居酒屋,吃個沒幾樣菜但喝酒喝到飽,很不討我這個台灣胃的喜歡,最討厭的地方,莫過於這樣一餐一定是日幣五千起跳,兩個人加起來一萬,都快是我們十天的菜錢了,一餐就吃掉(嚴格來說是「喝掉」),我都覺得好浪費。
不過因為這種聚會對我們外科來說又算重要活動,幾乎大家都會排除萬難參加。
於是這麼多年下來,我們只有去年沒來,因為那時荳荳正會爬,不帶著又不行,但在居酒屋又多半吃火鍋會有火爐,我們要顧她又要顧吃,太可怕了,於是直接沒參加。
畢業前的這最後一次,雖然手上工作很多,沒什麼心情想參加,但又覺得是最後一次了耶,不參加就再也沒機會了,還是咬著牙參加吧。
正好那時阿罵在日本,可以幫我們帶小孩,來去吧。
外科高度醫療兩個研究室,博士班和大學部學生,再加上研修醫、動物看護士、教員...整個加起來有五、六十人吧?
陣仗超龐大。
嘖,老爺拿新鏡頭又在拍美眉了。(美眉依舊有條件反射,看到鏡頭就會笑)
不過老爺死鴨子嘴硬,一直說他本來是要拍後面的我的,沒想到被阿雅胖擋住...
大老闆帶頭敬酒,別看老闆笑咪咪,他那天可是發燒到42度!
42度?42度?這是人會有的溫度嗎?
老師你也太操了,好好休息吧。果然會中他就默默的消失了,快回家休息吧。
忘年會裡一定少不了的,是大學部五年級生負責的餘興節目,每年都一定會有分組對抗啊,然後考題一定都是些稀奇古怪見鬼了才會知道答案的東西....
這張骨折病歷上的圖是誰畫的?
哇啊災?
這圖是誰看得懂?
這個病歷圖又是誰畫的?
結果答案竟然是某個教員....哈哈哈哈.....
我可能很帶賽,每年我在的那一組幾乎都是最後幾名,今年也不例外,拿到倒數第二名,還好不用穿什麼麋鹿裝娛樂大家,只收到一個小小的布朗尼蛋糕。
老爺那一組是第一名,一個人是拿到一份名店的花林糖。
看到他們的獎品時,坐我對面的小老闆一直驕傲的說:「嘿嘿,我們拿到布朗尼才是最好的啦,我們是故意拿倒數第二名的啦。」
沒錯沒錯,開心的把布朗尼打開吃下去....
今年忘年會後,我們真的沒有力氣像之前還跟大家去二次會、三次會,搞到三更半夜喝到不醒人事才回家(是老師,不是我們),直接就回家了。
忘年會的隔天,我們又大吃了一頓。
這次為什麼要聚會?我一直搞不清楚是什麼名義,總之就是有天老師就跑來研究室閒聊,說再生團隊要來聚餐,然後指名要老爺準備料理,人就笑咪咪的消失了。
大家好像有默契一樣,聽到老爺要準備台灣料理,不像以前一樣會主動開始討論要作什麼菜,自己要不要帶什麼,就直接都扔給老爺處理,只打算買個酒水來就好。
看來老爺已經直接被當醫院廚師了,你畢業後不去賣烤鴨真是太可惜了。
前一天忘年會到很晚,十二點老爺才開始準備今天趴踢的料理,今天早上和我說,他煮到三點才去睡。他先煮好了一大鍋滷味和白菜滷,晚上還要現場作三杯雞、蝦鬆、皮蛋豆腐、炒蒜苗。
我說,我們這邊四個台灣人的作風完全不同,簡介如下。
老師說想要吃台灣菜,老爺會準備很多道,然後煮到半夜還是喜孜孜的。
我會拍拍他的肩叫他努力,然後十二點去睡覺。
學長會在十二點的時候說:「就作皮蛋豆腐吧。」然後打電動拯救世界到三點才睡。
學妹會一直走來走去鬼叫說:「怎麼辦?到底要煮什麼好?沒和我說要作什麼我怎麼會知道?」然後不知不覺混到三點才睡,當天則是煮火鍋。
我和學妹說完我的推論後,她先說哪有哪有,然後想一想又說:「沒錯,就是這樣,而且我真的會晃到三點才睡....」
到現在還是沒有人知道這一天為什麼要開趴踢,是什麼名目一點都不重要,反正老師就說了一句要開,然後指名鍾桑作菜,其他還真的沒有人要準備了。
我前一陣子和學妹說:「以後我們畢業了,就換妳作料理給大家吃哦,別丟台灣人的臉,加油。」學妹百般不願意的說:「我不知道要作什麼耶。」(喂喂喂,妳可是日本料理店的女兒啊,怎麼能被人家看扁?)總之她沒把這話當一回事。
後來她和老師相談關於入學的事的時候,老師一直對她說:「台灣人都會很作料理吧?」然後就看著她,學妹顧左右而言他,老師還是一直定定的看著學妹,最後學妹只好點點頭說:「好啦,我會努力....」(老師,你收留學生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啊??)不過你也要珍惜,留學生可是越來越少了。
接近七點,我去接了小孩,但荳荳一直要黏著把拔沒有要我,所以老爺只好抱著小鬼煮飯。
看這架勢,就知道老爺在家真的是個好煮夫,我收山很久啦,只有偶爾心情好烤個點心什麼的來餵食大家。
同學問我:「為什麼今天都是鍾桑準備,林桑有要煮什麼嗎?」
我揮揮手,說:「沒,我才不作呢,反正每次不管我作什麼,大家只會一直說『鍾桑好厲害,好會煮』,那我作幹嘛?」
同學聽到我的不滿,微微一笑,沒再多說什麼....。
本來就是,我再雞婆多煮,反正也沒人會稱讚,就連老師也會鬼打牆的一直叫鍾桑去開台灣餐廳,這詳情我以前寫過了,就看這一篇吧:挑戰日本人的極限
老爺還在煮菜(台灣菜就是要現煮才有味道啊),大家已經排排坐準備要吃啦。
此時老師依舊發著高燒,但仍然興緻不減的在和我介紹眼前這神奇的酒。
就是他:森伊藏。而且還是金標的。
這酒可謂夢幻中之極品,定價不高,約三千多,但因為入手困難,在網路上隨便都可以叫價到一、兩萬日幣。
要買可不簡單,只有在JAL的一些特別通路,或是要去電話抽選才有機會買到。
這次是一個學生的爸爸特別去買到的,叫她拿來送給老師,老師就拿出來給大家喝。
但因為這天老師身體不好不想喝酒,所以我們就沒開了,請老師帶回去好好享用。所以我也不知道這夢幻中的夢幻極品到底味道有多驚人啦。
大概來看一下老爺準備的菜。
有前一天滷了好久的大腸、豬舌、牛肚,還有白菜滷,都很滷菜也都很台,所以看來咖啡色一片。
當他把一整個豬舌拿出來放砧板上要切的時候,大家的確是嚇了一跳,但看到切片後的豬舌,倒是每個人都挺大方的就挾來吃吃看。
吃完之後讚賞聲不斷,我是也覺得非常好吃,因為這可是老爺用愛心小火燉煮了三個小時的滷味,一定好吃的啊。最後切了一堆出來,銷路都不錯,看來他們對一開始看到「一整個豬舌」並沒有陰影啊。
牛肚出現的時候更好笑,大家開始討論起這是第幾胃,功能是什麼.....(三條線)
另外現場熱炒了老師很愛的三杯雞、蒜苗。
說到蒜苗,我記得在台灣是很貴的菜吧,但在日本這邊超市常常會看到中國產的蒜苗,相較其他青菜,是非常便宜的,所以我們就常常買來炒,特別是在菜價貴到買不起的冬天。
荳荳每天的聯絡簿上都要寫上在家裡吃的每一餐內容(當然學校的菜單也是每個月都會先寫好給我們看,當天也會作一份樣本放玄關給家長看),我們家的菜單上常常出現日本沒有的菜色,我們也不知道該怎麼寫在聯絡簿上。
有天老師再也忍不住了,問我們說:「家裡常常在吃那個蒜苗,到底是怎麼吃啊?」
哈哈哈,就炒來吃啊,這麼難理解嗎?
不過也對啦,對日本人而言,這是去中華料理才會吃到的菜色吧?
除了這些,還作了以前也很受歡迎但很久沒出現的蝦鬆。
另外拜託學妹現場作了皮蛋豆腐,日本人對於皮蛋加上豆腐這樣的組合,覺得十分新奇。(啊不然怎麼吃啊?)
帶酒來的女生作了一份法式鹹派帶來,還帶了這隻可愛的巧克力熊。
乾杯!雖然不知道這一個趴踢的名義是什麼.....
話說,我們正在求職中,有個工作要求的資料裡,要我們填上自己的研究相關專長,依序填上四項。
正當我在想該填什麼該怎麼安排前後順序時,老爺說他要寫:「1.台灣料理 2.中華料理 3.日韓泰式料理 4.再生醫療」
而且還當著老師的面說!!!
老師也面帶微笑的說:「我也在想,鍾桑的推薦信我就寫上一整面的菜名,這樣一定穩上!」
本以為老師只是說笑,沒想到幾天過後,老師拿著他寫好的推薦書來扔給老爺看,上面雖然有順手寫上這個學生的專業和能力,但在推薦信的最後,竟然真的出現:I have never met such a cool and nice guy as Dr. Chung. It may be an open secret that "he cooks Chinese dishes so well."
我看到推薦信時真的笑爆了,有人信上是這麼寫的嗎?老師你確定這樣有勝算?
還是你知道老爺要應徵的其實是拉麵店?
吃了一會兒,老爺又消失了,去炒了這個宮保雞丁來。
奇怪?這不在原本他說的菜單裡啊,是臨場發揮來著?
因為煮太多了,後來的剩菜就被放在冰箱,大學部學生拿來當中餐吃,邊吃邊說:「真是太豪華了,竟然可以吃中華料理當午餐!」
助教更誇張,因為回老家奈良過年的機票比出國去玩還貴,所以就留在東京一個人過年,每天默默的來學校熱冰箱的鍾桑剩菜當年菜吃。
他們是說覺得很棒啦,我聽來怎麼覺得有種唏微感?
荳荳這天樂歪了,學校有一堆廠商和畢業學生送來的果汁,荳荳果汁喝到飽,樂到翻天吧?
因為大人也在喝果汁和酒,我們就不會去阻止她喝,但不是天天過年的,這種事偶爾才能容許一下。
助教看荳荳果汁喝得這麼開心,直說:「冰箱還有很多啊,帶回家去給荳荳喝。」
不要不要,我們家才不準備這麼多甜食給她,那是偶爾才有的快樂,而且天天山珍海味,就不稀奇啦。
荳荳一直挖旁邊的書架要我念書給她聽,抓了一本解剖學給我。
好吧,妳想聽我就念給妳聽....最好是聽得懂....果然,聽著聽著就想大便了。
一看到書就想大便,果然是妳爸的小孩。如果一看到書就想睡,那就是我親生的了。
吃吃喝喝,就到了年假期間,日本人過年習慣寫年賀狀。雖然很形式化,但我們也寫了五年了...
今年不知道為什麼,好多人都是自己在年賀狀上寫書法,好漂亮好厲害啊。老爺你小時候學的書法,到日本整個不能和人家比,遜爆了。像我是從小就寫不好毛筆字,雖然都很認真寫...
學校食堂最近出現在所謂「台灣拉麵」這道菜,看來像是很貴的肉燥麵。
好不好吃?別問我,一點都不想嚐試,雖然以這價位在日本來說是很便宜的,但我就是不能接受啊!!
看到這價位,終於知道大家為什麼叫鍾桑畢業後就留在我們動物醫院開個餐館吧,作個中午日幣500的簡餐,因為只要一枚銅板就可以買得到,俗稱one coin lunch,如果能搞個白飯加三樣小菜,看來是比這個台灣拉麵威上很多吧?
老爺,你還猶豫什麼?
老師都幫你找到個比博士後更好而且更受歡迎的工作了,而且大家都會付你薪水,還不用作個兩年就走,我看....就留下來....當煮飯班吧!(想像一下開完刀出來就有熱菜可以吃,這些醫師應該會想把你娶回家吧?)
如果可以讓我數錢數到手抽筋,我會更感恩,啾咪。(<--宇宙你快接我訂單啊!!!)
某天開會後,老師拿了個點心給老爺,叫他帶回家給荳荳吃,還說:「這個小孩子一定會很高興。」
助教看了一眼,說這是很有名的點心,還問我們有沒有吃過?說這是ういろう,是名古屋的名物。
我查了查,還是不知道怎麼解釋這東西,有點像羊羮,但又不太一樣。
打開來看,有兩種口味,抹茶和紅豆。
味道嘛,就有點像是比較不甜且水份比較多的羊羮吧。
上一篇2013新年殺福袋 裡買的LC烤盤,放完年假後,找個假日就開鍋了。
就是這個條紋啊,這就是看了會食慾大開的條紋呢。(咦?是嗎?我好像還好...)
烤盤也開用了,作的是焗烤義大利肉醬烏龍麵。
因為覺得白醬很容易吃膩,所以我焗烤時喜歡用義大利肉醬,酸酸的再加上起司去烤,比較不會吃沒兩口就膩。
烏龍麵吃起來的感覺也比較清爽,所以雖然這一整個組合好像很怪,但非常合呢,在我們家是常常出現在餐桌上的家常菜了。
這是在多慶屋看到的燒酎,也是號稱入手困難第一名,價格不貴,我就買了瓶回來試試。
假日,吃完焗烤義大利肉醬麵後,喝起日本燒酎,泡上一壺伯爵茶,搭上奶油餅乾,背景音樂是韓德爾的皇家煙火,一整個混搭,好神奇。
KUMA露出一付很想吃的樣子....
最近我們家有新房客,是南桑的兔子。
南桑回韓國兩星期,交由我們來照顧,也順便讓KUMA適應一下,因為之後我們回台灣時,換成KUMA要去南桑家借住兩週了。
把拔,這是什麼?
嘿嘿嘿,讓姥姥好好來愛你嘿....
現在家中有三隻小動物。
可能紅眼睛Japnaese white rabbit實驗兔看多了,我本來對兔子不算太有好感,但南桑這隻兔兔還挺可愛的,和人也有很多互動。
本來我很擔心兔子膽子這麼小,動不動就會被嚇到休克的個性,真的能和KUMA好好相處嗎?
不過可能他從小就被南桑當狗養,還能帶出去蹓,所以這兩尊小動物相處的還算不錯呢。
再來張可愛近照。
上週東京市區第一次下雪,一來就是暴雪,才下一個早上,馬上積了厚厚的一層雪。
這天明明是正好是國定假日,但偏偏老爺和助教約好了要去學校討論論文,頂著大風雪還是去學校了。
回來後,他說學校白的很美,我問他怎麼沒拍照?
他說:「見鬼,那個雪有夠大,我又要撐傘,根本沒辦法把相機拿出來啊。」
中午雪變小了,趁天還亮亮的時候,老爺趕緊出去堆了個雪人。
一時找不到用什麼,就用了廚房裡有的磁鐵和鏟子,堆出了這個LC雪人。
荳荳沒經歷過雪,出門要她帶手套還不要,要她穿靴子也不肯。
果然,出去站了三分鐘,手就冰的哇哇叫,吵著要進來了。
之所以堆雪人,就是為了拍KUMA的雪景照啊。
前幾年也都有下雪,但沒有一次這麼大,雪積到腳會陷進去的程度的,幫KUMA拍照,集滿日本的一年四季紀念照。
隔天上學的路上,到處都有可愛雪人。
這個也很酷。
積滿雪的公園。
鏟雪很辛苦。
下雪很美嗎?
不,我不怎麼喜歡東京的雪,都很「重」,不是輕飄飄的雪花,打在身上有感覺,而且馬上融成冰水,凍得全身發抖。
進了門,衣服上的雪馬上化成水,滿地玄關都是水。
而偏偏路上的積雪又會被壓成冰,整路這樣都不知道怎麼走,騎車危險,公車班次又少,最後是人擠人搭電車轉轉轉才到學校。
荳荳保育園也馬上出現了小雪人。
一起拍張照吧。
學校玄關也換成了新年裝飾。
走到動物醫院門口時有點傻眼,這是什麼鬼雪人啊?搞得像慰靈祭一樣...
還是這棟樓前面的雪貓最可愛,每年只要下雪,上學路上經過的這棟豪宅前都會堆起雪貓,今年的最大隻!
這是前幾天從樂天上買的火腿福袋,還滿好吃的呢。
早在十月我就把論文初稿寫完了,因為怕要給兩個老師改得花上許多時間,所以我很拼,一個月就寫完了。
扔給大老闆時,正好遇上他出差,所以改了一個半月才回來,修得不多,老師說寫的不錯,於是我又小改了一下,花一天後扔給小老闆改。
小老闆動作本來就是有名的慢,最後等了一個多月才回來。
本來我是最早寫完的人,當同學都還在趕實驗時,我都寫完初稿了,想說這樣就可以早早交給口試委員吧,那我就可以輕鬆一點了,沒想到被這樣一來一回,最後我還是趕在最後一刻還晚了一些才能製本交給委員,實在是心有不甘。但只希望口試上能好好表現,順利過關囉。
不過生平第一次自己製本還滿好玩的,以前在台灣這種平裝本哪需要自己作?交給影印店,花上幾十塊就作的美美的,連側標都印刷的好好的。
日本人工貴,這種事都要自己來,所以研究室有這種小型的製本機,但光是買那個皮就比在台灣製本費還貴了,作出來還不怎麼美啊,可惜。
最後不聊工作了,來個KUMA在日本的一年四季吧!
學生生涯還剩最後一點點,要加油,也要好好品味這段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