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吃拉麵,老爺也愛吃拉麵,但是日本拉麵雖然名為國民美食,對於我這窮留學生來說,一碗要價7~8百元日幣的拉麵,才不是什麼便宜的國民食品,
我的一餐通常預算只有100元左右,所以「拉麵」,很抱歉,只能和在台灣的各位一樣,看看電視介紹,吞吞口水,然後默默的去煮一碗泡麵來吃。
但是,恭喜老爺、賀喜老爺,在台灣失業一年、來日本當學生一年之後,終於拿到了一個很小很小的獎學金,我們每個月赤字的收支,好像可以得到一些舒緩了。
不能說我們從此可以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但至少在吃東西方面,可以不用這麼可憐兮兮,偶爾偶爾,也是可以吃一下外面在賣的美食,不用餐餐吃自己。
總不能留學五年回到台灣,大家問我們日本有什麼好吃的,我只能說:我煮的日本料理很好吃。
美食巡迴第一站,就是吃我們最喜歡的拉麵,平民美食,應該不會花掉我們太多錢吧。
介紹新拉麵店之前,先說說我們之前吃過什麼拉麵吧(反正也不多)。
第一次來到日本,我們第一次吃到的拉麵就是這家連鎖店「光麵」,幾乎沿著山手線都有他們的分店。
當時我點了豚骨拉麵,濃濃的湯頭,真是讓我驚為天人,整個被迷住,不但開始集點,也都會帶人去這家店吃。
我看網路上有些人覺得光麵的湯太鹹,我也是這麼覺得,但是這是有解決方法的,只要和他們要「割りスープ」(念作wali soup),
這是沒有調味的昆布高湯,上來會是一個小小的壺,我個人是覺得全部加進去,就是最剛好的鹹度。
只要經過這一個改造,我到現在,還是覺得光麵是我心中的第一名拉麵店。
這一間是築地市場的「井上」拉麵,非常的有人氣,在我之前的遊記築地銀座散步行裡已經介紹過了。
這裡的拉麵一碗650元日幣,不算貴(以日本物價來說啦),料到是滿實在的。
這個拉麵是醬油湯頭,不是我的菜,對我來說,只是醬油稀釋,感覺沒有什麼誠意(當然是誤,關東人可是很以這種拉麵為傲的呢)。
所以雖然這家拉麵網路上很多人推薦,但我是應該不會再來第二次吧。
別人家介紹太多了,回到今天的重點吧,今天是要去吃「一蘭拉麵」,我去的是上野站外的分店。
一進要先買餐券,人很多,我們買的有點手忙腳亂,所以這照片是坐到位子上才拍的。
不過因為不用和店員交談,對於自遊人來說,應該是很放心可以走進去的店家,不用擔心自己的日文程度,基本上日文程度「零」,會看漢字,就可以猜到很多了。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一蘭的座位,是一格一格分開的(不過上野站旁的這一家,是有一桌一桌的位子的,只是不多)
我本來不太喜歡這種設計,覺得好像在K書中心一樣喔,不過這個設計倒是可以讓一個人來吃麵的人,很安心的吃,不受干擾。
坐到位子上,會有一個單子讓客人填,包括味道鹹淡、湯頭濃度、要多少蔥或是大蒜、要不要叉燒、要不要辣等等,都可以自己挑選。
所以很多人會覺得日本的拉麵很鹹,只要在第一項「味の濃さ」,選擇左邊的うすい,就不會這麼鹹了。
位子上完全是自助式的,自己倒水喝,選完東西用服務鈴叫人來收.....很方便的。
這個拉麵有所謂的「替玉」,意思就是加麵,不過要買餐券就是了。
店家也貼心的建議,在加麵之前,不要把湯喝光光了,要先留一點。
也就代表,這裡是沒有在加湯的喔。(話說我在日本也沒遇到什麼店是可以加湯的)。
如果沒有買餐券,也是可以當場追加,就算是日文看不懂,只要照著圖示,都可以完成的,這就是日本服務業貼心的地方。
麵送來了之後,服務生會把面前的竹簾拉下,讓人可以好好專心的吃麵。
好好來看看這碗麵,量普通,不多也不少,是吃完不會很撐的量。
叉燒有兩片,不算很油,所以覺得也不夠軟。
記得加點辣,日本人一般來說對辣都不是很能忍耐,所以除非是挑戰地獄拉麵,不然日本的辣味,都只有提味的效果,連我這不愛吃辣的人,都可以接受的辣度。
而且,我在日本吃拉麵,都會加上蒜頭,因為我都喜歡喝濃郁的豚骨湯頭,搭上蒜頭,真的是太合了,味道會完完全全不一樣。很讚。
一蘭的湯頭,怎麼說呢,有滿多人喜歡的,我也覺得相當不錯,但是對我而言,我覺得有點不夠有層次,說真的,我覺得沒有比我在超市買的生麵湯頭,好到什麼地方去。
但是話又說回來,超市裡賣的這些生麵,還真是便宜又好吃呢。
有的人吃麵是不喝湯的,但是對我來說,不喝湯實在很對不起在湯頭上專注的達人們,更重要的是,我就是超級愛喝湯啊,不喝完怎麼受得了?
一蘭拉麵把湯喝到最後,會出現這樣的字,感謝客人把湯喝光光。
我也感謝啦,煮這麼好吃的東西,很幸福呢。
目前為止,我心中的拉麵排名,第一位還是「光麵」的豚骨拉麵,只是記得要叫一個「割りスープ」,加著一起吃,湯才不會太鹹喔。
而且,目前他下午五點前去吃,還可以送一個甜點呢,真是太滿足了。